蝎虎

蝎虎

蝎虎俗名守宮、多疣壁虎,為蜥蜴目、壁虎科爬行動物,身體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盤,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蠅、蛾等小昆蟲,對人類有益。蝎虎軀幹長約4到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3公分,主要產於中國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諸地區及日本和朝鮮。去內臟的乾製品入中藥,名“天龍壁虎”,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可治淋巴結核、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乳房腫塊。

基本信息

簡介

蝎虎 (Hemidactylus frenatus)
科 名:壁虎科Gekkonidae
英文俗名:Common house gecko
中文俗稱:蜥虎、疣尾蜥虎、橫斑蜥虎、善蟲
保育等級:一般類
主要產於我國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諸地區;也分布到日本和朝鮮。

形態特徵

(圖)蝎虎蝎虎
蝎虎是軀幹長約4到6公分,最大全長可達13公分,身體主要由黑色、褐色、灰色或白色所構成,而且顏色會隨著環境而加深或變淺。體背除了有較細小的粒鱗,還有許多較大型的疣鱗,尾部有許多櫛刺狀的鱗片,而深淺不一的鱗片也形成體背的縱線或是由頸部延伸到尾部規則分布的斑塊。四肢指下有單列指瓣,且第一指有爪。

生態習性

蝎虎常出沒於居家屋舍、路燈或近光源處,鳴聲響亮,是一種主要在夜間活動的蜥蜴,尾部極容易自割,以昆蟲和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壁虎的壽命

壁虎的壽命只有七年。

生殖

蝎虎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壁虎,一次會產下兩枚卵,但卵殼間並不相連。

地理分布

蝎虎主要分布於台灣中南部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以及蘭嶼、綠島小琉球、東沙等離島地區,也因為其分布會隨著人類的活動而擴散的特性,目前在台灣北部也有零星的發現紀錄。此外,中國的雲南、廣東、香港、海南:日本、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非洲南部與東部、馬達加斯加也都有其分布。

醫藥價值

壁虎去內臟的乾製品入中藥,名“天龍壁虎”,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可治淋巴結核、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乳房腫塊。
常用作實驗動物。
【別名】守宮、爬壁虎、爬牆虎、蝎虎、天龍
【來源】守宮科動物無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乾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摔死或開水燙死,曬乾或焙乾。
【性味歸經】鹹,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散結。用於中風癱瘓,風濕關節痛,骨髓炎,淋巴結結核,腫瘤。
【用法用量】炒研細粉,每服3~5分;或0.5~1.5錢,水煎服。
【備註】(1)東北和華東地區產一種無蹼壁虎Gekko swinboana Gunther,亦同供藥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蝎虎酒

[來源]《萬病回春》

[組成]活蝎虎1隻 白酒0.1升

[功用]消腫,祛痛,攻毒,殺蟲。

[主治]食道癌。

[製法]將蝎虎投入茶杯,入白酒將其醉死,浸泡7日後,將酒頓熟,去蝎虎,備用。

[用法]不拘時,每次徐徐飲10-15毫升。

[按語]蝎虎,又名守宮,壁虎。其性味鹹寒,有小毒,功效祛風,定驚,散結,解毒。主治中風癱瘓,歷節風痛,風痰驚癇,瘰癧,惡瘡。治食道癌,首載於《萬病回春》,原方名為“治噎膈秘方”。《浙江腫瘤通訊》1972年第3卷報導:每日用壁虎1條和米適量炒至焦黃,研成細粉,分2-3次以少量黃酒調服。治療4例,臨床症狀均消失。鋇餐造影複查,1例食道下段狹窄消失,但邊緣仍欠整齊;1例食道下段狹窄較前為輕;1例見癌灶消失;1例食道中段仍然狹窄,但脫落細胞檢查陰性。

相關詩歌

《蝎虎》
作者:蘇軾 朝代:宋 

黃雞啄蠍如啄黍,窗間守宮稱蝎虎。暗中繳尾伺飛蟲,巧捷功夫在腰膂。跂跂脈脈善緣壁,陋質従來誰比數。今年歲旱號蜥蜴,狂走兒童鬧歌舞。能銜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龍覓雲雨。守宮努力搏蒼蠅,明年歲旱當求汝。

《和應之蝎虎》
作者:張耒朝代:宋
蝎虎捕蠅君嘆息,爾胡縱蠍蠅遭食。
畏難侮易真可尤,能捕飛蠅猶有益。
君不見世上虛名相借與,號以千鈞實無縷。
豈惟無益害從旃,搏繩之虎猶為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