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螫

蜂螫

蜂尾刺人。比喻毒害。毒蜂尾端都有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注入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螫針有逆鉤,螫人後螫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螫針,雌蜂螫針無逆鉤。

蜂螫

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這根刺連線著它身體裡的內臟,這個會產生毒素的內臟,叫做「毒液腺」。當我們被蜜蜂螫咬後,毒液就會順著這根刺,流進我們的身體裡,造成螫傷的部位紅腫、熱痛,有時還會產生中毒現象,引起頭暈、發燒、氣喘和噁心等症狀。

治療方法

被蜜蜂螫時,為了減輕疼痛、避免發生中毒現象,可以在傷口部位,先把硬刺取出。如果傷口是在四肢,可以用繩子在傷口上方綁緊,防止毒液順著血流流到別處,然後再用手或其他器具,將毒液從傷口擠出,等流出部分血水後,鬆開繩子,用濃肥皂水或鹼水塗抹傷口,或是用氨水、小蘇打水清洗傷口也可以,讓酸性的毒液,被鹼性液體所中和,這樣傷口的症狀就能稍微減輕了。一旦被虎頭蜂、毒蠍或其他毒蟲螫傷,也可先用這種方法作緊急處理,然後再送醫治療,才是安全且正確的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