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咕嘟

蛤蟆咕嘟

蛤蟆咕嘟是鄖縣一道有名的傳統小吃。以玉米面也澱粉為主料,方法簡單,美味可口。在西峽縣、鄖縣方言中,蛤蟆咕嘟(荷馬古墩兒)是指蝌蚪,由於這種麵食做出來就像水裡的蝌蚪,所以就叫它蛤蟆咕嘟,又叫做河馬故都、蛤蟆故都等。也有人形象的稱之為蝌蚪面,是當居民老少皆宜的消夏佳品,深受大家喜愛。

基本信息

做法

製作準備:

像蝌蚪樣子的蛤蟆咕嘟 像蝌蚪樣子的蛤蟆咕嘟

玉米面(超市里有賣的)、澱粉(添加了會更光滑些,可要可不要;超市有賣的)、漏瓢一個(家裡木有漏瓢,我用待援空的篦子代替了)過程:

調好的蛤故都 調好的蛤故都

1,用湯鍋燒水。

2,用碗盛適量玉米面,加入少許澱粉,加入涼水,用筷子攪拌;直至均勻木有疙瘩為止。

3,等水燒滾了後,將攪好的玉米面湯倒入開水鍋中。

4,不斷用勺子等器具攪拌,火要開小些,防止糊鍋。

5,等玉米面滾得差不多了,呈粘稠狀,熄火。

6,弄個盆子,裝滿水,上面放上篦子。

7,將煮好的玉米面糊都兒,倒到鼻子上。

8,玉米面糊,從篦子上漏下來,就變成了傳說中的河馬故都兒(又叫做蝌蚪面,因形狀如河馬故都兒(蝌蚪)樣而得名)。

9,撈適量河馬故都兒,加入蒜汁、鹽、醋等調味料調勻後就可以吃了。

名字由來

在西峽縣、鄖縣方言中,蛤蟆咕嘟(荷馬古墩兒)是指蝌蚪,由於這種麵食做出來就像水裡的蝌蚪,所以就叫它蛤蟆咕嘟,又叫做河馬故都、蛤蟆故都等。也有人形象的稱之為蝌蚪面,是當居民老少皆宜的消夏佳品,深受大家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