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街道

虹橋街道,地名類多義詞,主要有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虹橋街道,2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3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 。

基本信息

虹橋街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虹橋街道

一、基本情況 虹橋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7年7月,地處烏蘇市區東北角,位於友好路91號。行政區劃:南至北京東路,西至烏魯木齊北路,北至解放路五道橋,東至太平橋,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辦事處有黨工委書記1人,主任1人,紀檢書記1人,班子成員5人,現有工作人員17人。代碼:654202004 轄3個社區:和平路社區團結路社區解放路社區。 烏蘇市虹橋街道辦事處轄區有3個社區居委會,有常住居民4353 戶,8486 人。轄區共有市屬及駐市單位33 個。截止2004年底,轄區有三級精神文明單位25個,其中,自治區級精神文明單位9個,地區級精神文明單位2個,地區級文明社區2個,市級精神文明單位11個,市級文明社區1個。 社區服務:社區創辦了通力達勞務輸出工作站,開展勞務輸出、家政、保潔、縫紉、保姆、鐘點工、家教等服務。各社區居委會開辦介紹、搭橋服務業務和再就業服務登記,為下崗、破產、失業人員介紹工作,為111人多方聯繫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已有70人上崗。社區居委會組建各類便民服務站4個。 社區文化:以社區文體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國慶節、慶“七·一”等時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民眾文體活動,活躍社區文化生活,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文化的熱情,提高街道社區在單位、居民中的知名度;各社區居委會通過與駐區單位的協商,在街心公園、社會保險管理局、地質七大隊建立“社區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組建了老年曲藝隊,使居民休閒有去處、活動有場所、創造出良好的社區環境。 科普宣傳:開展“四進社區”活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與社區居民共同捐書,建立社區小型圖書角,並通過與科協的聯繫,在社區內懸掛科普知識掛圖向社區居民宣傳科學生活觀念,普及科學生活知識和方法,引導社區居民增強科學意識和鑑別力,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 社區醫療服務:組織社區單位職工、社區居民到衛生防疫站進行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通過與人民醫院的溝通,在認定特困人員身份的基礎上,半費為特困人員進行檢查建立健康檔案,對90歲以上老人進行上門義診,為居民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

虹橋街道位於長寧區的西南部,面積4.08平方公里。設16個居委會,居民17957戶,47843人。街道辦事處在虹橋路1155號。 2003年,街道完成稅收9500萬元,整頓虛資企業,清理不良資產1500萬元。規範2個居住小區“物業一體化”管理。改善3個居委會辦公條件,改建3個居委會活動室,新建榮華涉外居委會活動室和榮華醫療服務點。社區“幫困送溫暖”資金近350萬元,為歷年之最。社區青年活動中心探索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運作模式。開展各類民眾文體活動1050餘場次,參與民眾3萬餘人次,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性、覆蓋面、影響力不斷拓展。健全司法調解、法制宣傳、消防安全、特殊幫教等各類專項隊伍。完善社區“兩新”組織黨建劃片管理運作機制,組建社區專職黨務幹部隊伍。建立3個黨員服務分中心和16個居民區黨員服務點。湧現榮華涉外管理特色、愛建民主自治特色、虹梅雙擁特色、虹欣社區共建特色等一批居民區黨建工作先進群體。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

虹橋街道辦事處始建於1984年初,1998年12月區劃調整與原西公園街道辦事處合併,建立新的虹橋街道辦事處。其地處全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南通市區的西南部,襟江臨港,區域位置優越,管轄範圍東起躍龍路,西鄰任港街辦,北至任港路,南接文峰街辦和任港街辦,轄區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逾12萬人,轄有社區居委會1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120多家。 虹橋街道轄:社區居委會(虹橋、虹橋公園、金橋、虹二中、虹橋東村、虹橋南村、姚港路、虹橋西村、虹橋北村、中遠路、新建西村、新建東村、青年路、桃塢路、西公園、光明新村躍龍南路)。

長寧區行政區劃

長寧區轄9個街道、1個鎮,區政府駐長寧路599號,數據截止2009年。
街道華陽路街道 | 江蘇路街道 | 新華路街道 | 周家橋街道 | 天山路街道 | 仙霞新村街道 | 虹橋街道 | 程家橋街道 | 北新涇街道
新涇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