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涵泳

虛心涵泳

虛心涵泳:虛心,主要是強調面對新事物、新知識和不同的觀點,首先要一個寬大的胸懷,不能抱著先入為主的偏見而拒絕新知識和新事物,要努力理解作者說的是什麼,為什麼這么說,而不要過早的批判,以客觀公允的態度對待新知識和新事物,反對主觀臆斷。涵泳是一個書面語辭彙,為古代文論術語,指對文學藝術鑑賞的一種態度和方法,對文學藝術作品的鑑賞應該沉潛其中,反覆玩味和推敲,以獲得其中之味。

出處

朱熹云:“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已省察”,他批評讀書“貪多務廣”者:“終日勤勞,不得休息,而意緒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無從容涵泳之樂……”。

含義

虛心,就是放棄已意,不去妄猜,也即印光大師的“不假思索之意”,這是初步的放棄“我執”。涵泳,即提起精神,照著經文,心神合一地讀下去,換一句話說,即使此觀雙運,無為而為。這才是真正合理的讀經方法。通俗的說,“虛心”主要是強調面對新事物、新知識和不同的觀點,首先要一個寬大的胸懷,不能抱著先入為主的偏見而拒絕新知識和新事物,要虛懷若谷,不能固執己見。此外,還強調要抱有客觀公允的態度對待新知識和新事物,反對主觀臆斷,反對用權威聖賢的語錄來牽強附會地拼湊自己的意思。所謂“涵泳”也不是容納不同觀點的意思。而是強調讀書時要反覆思考體會,領悟書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含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