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國

虎國(即史籍中的‘附國’)由白蘭羌(古稱白蘭峒)在北朝公元557年,建都於甘孜白利鄉,國王白利。“巴塘古之白狼(蘭)國,地方千里。”

簡介

(民國《巴塘改流記》)“附國文化較高,有國王,統率二萬餘戶,……南北八百里,東西一千五百里。”(范文瀾《中國通史》第四冊,21頁)“今甘孜有‘白域寺’,乃是白蘭羌分支南下甘孜地區最早建立的農業部落,別稱為白域。故有白域寺,從其祖源。《隋書?附國傳》里所謂‘東北連綿亘數千里接於党項’的二十種羌部落之中,有‘北利’一種,即是從白蘭分支在今甘孜河谷經營半農半牧經濟的一個部落。這個部落後來建成了一個國家,奉行笨波派的佛教(黑教),傳世到明代末葉才被青海蒙古固始汗(顧實汗)摧毀,改興黃教,仍其後裔之恭順者為白利王,直至清末才繳印歸流。”(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31頁)
羌人虎國雖在唐朝公元667年,被東侵的吐蕃王祿東贊占領,大批羌人被強化為蕃民,但至今仍保留不少古羌俗。虎國立國上千年,乃羌人列國之奇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