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聖母大教堂

蘭斯的聖母大教堂

位於巴黎東北的蘭斯市,建於13世紀。這座教堂以形體勻稱、裝飾纖巧而著稱,是法國最漂亮的哥德式教堂。由於在法蘭西王國時期(888-1792),國王的加冕儀式常常在蘭斯聖母院教堂舉行,因此該教堂曾被稱為"最高貴的皇家教堂"。整個大教堂就像一座博物館,教堂內外布滿了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雕塑,共有雕塑2302尊,這些雕塑一直到13世紀末才告完成。

歷史

蘭斯聖母大教堂蘭斯聖母大教堂
“我們這嚴寒卻偏偏不恰當地稱為溫帶的國家”,喬治·桑曾經這樣描述過冬天的國。著名的蘭斯聖母院主教堂近前,赫然聳立的教堂尖頂消失在看不見的空中。
公元498年聖誕節,聖雷米主教在蘭斯主持了法蘭克第一個國王克羅維的受洗儀式。以後這裡成為歷代國王加冕、證明法國王室合法權力的聖地,先後有25位國王在此加冕。惟一例外的是,自封為皇帝的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紀念聖雷米主教為克羅維受洗,蘭斯從1211年開始建造大教堂,1241年落成。和蘭斯大教堂一起成為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儀式的地方還有聖雷米教堂和聖雷米修道院。從1991年起,這三座建築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

蘭斯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同屬哥德式教堂建築,但其雄渾的建築形態和建築尺度都在巴黎聖母院之上。大教堂既是蘭斯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法國最美麗壯觀的教堂之一。大教堂前有一個開闊的廣場,由於城中並無高大的建築,教堂更有拔地而起的氣勢。蘭斯大教堂的建築結構就像巴赫的康塔塔,在飛拱柱烘托的教堂頂部,密集而細長的大小尖塔重重疊疊,渾厚繁複的石頭合唱層層遞進,直上雲霄,綿無盡頭。

特點

蘭斯聖母大教堂蘭斯聖母大教堂

整個大教堂就像一座博物館,教堂內外布滿了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雕塑,共有雕塑2302尊,這些雕塑一直到13世紀末才告完成。陽光照射到教堂正面三座拱門上,拱門門洞斜面上一層層的尖券布滿了雕塑,這些雕塑和拱門上方的雕塑沉浸在強烈的明暗對比之中,隨著光影的移動而變化,它們如同是被上帝之手藉助陽光雕刻出來的一般。教堂大門正面的北側有一尊名為“微笑天使”的雕像,由於雕像神情甜美,造型極為生動,現在已經成為蘭斯城的象徵,被稱為“蘭斯的微笑”。在教堂內部,除了聖徒的雕塑之外,更多的是一組組完整的聖經故事雕塑。環繞著正門有一組雕塑以時間順序,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排列,如同連環畫一般展現了耶穌誕生前後的故事。

結構

蘭斯的聖母大教堂蘭斯的聖母大教堂

蘭斯大教堂內部要比在室外明亮溫暖得多,教堂中艙長138.5公尺,高38公尺,修長的束柱共分三層,巍峨壯觀。沉重的石頭在建築師的配置之下,於華麗中顯出輕巧、明快的韻律。聖母禮拜堂里有一尊不為人注意的聖女貞德塑像,塑像背後豎有軍旗。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聖女貞德帶領法軍解除了英軍結束對奧爾良的圍困,1429年7月17日,法國王太子查理在蘭斯大教堂被立為王。在天主教堂中為平民建立塑像的例子並不多見,由此不難看出聖女貞德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現在,每年6月初的周末,蘭斯人都會舉辦盛大的節日來紀念她。祭壇左側的牆壁上鑲嵌著一架巨大的管風琴,這是一架17世紀的管風琴,有6800多根管子。緊靠著管風琴,是一架15世紀的報時鐘。每到正點,報時鐘就會由木偶小人演繹聖母瑪利亞到埃及的故事。大教堂內的座椅也極有特色,座椅下部有一方藤條編製成的靠墊。這是專為禱告而作的精巧設計。只要把座位上層的坐墊翻起,信徒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跪在下層的靠墊上,為心中的天主祈禱。 在一次大戰中,由於德軍炮火的猛烈襲擊,蘭斯的很多建築遭到嚴重的破壞。蘭斯大教堂珍貴的花窗由於事先被主教遣人拆下,得到了保護,但是其餘三分之二的花窗還是無法避免被戰火摧毀的命運。葡萄園主和香檳酒商為後來的重建慷慨解囊,出資贊助修建了彩繪玻璃、大時鐘、排鍾和中門雕塑。作為回報,大教堂的彩繪花窗上出現了極為寫實的葡萄種植、收穫和釀造的圖案。在教堂內部的柱頭上還以葡萄藤蔓和葉子來裝飾,處處體現出了香檳之鄉的烙印。

花窗

蘭斯聖母大教堂蘭斯聖母大教堂

大教堂巨大的玫瑰花窗承接著陽光,光芒透過斑斕的花窗照射到教堂內部,像時針一樣在牆面、廊柱和座位之間移動,浮動著奇麗的色彩。在陽光照不到的教堂深處,有著揮之不去的陰影、搖曳不定的燭光和沉默的祈禱者。

大教堂北側的玫瑰花窗被設計成時鐘樣式,在最上端12點的位置是上帝創造人類,11點的位置是亞當遇見夏娃……12個格子依次展現了創世紀的故事。蘭斯大教堂的花窗匯聚了不同時期的作品,有13世紀的大玫瑰花窗,也有一戰之後現代主義繪畫特徵的彩繪玻璃,1974年,大教堂更是邀請著名畫家夏加爾設計了聖母禮拜堂的花窗圖案,漂浮的人物造型、稚拙的繪畫風格為大教堂增添了新的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