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選集》

《蘇軾選集》

《蘇軾選集》是北宋詩人蘇軾的作品集。

《蘇軾選集》蘇軾選集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

《蘇軾選集》《蘇軾選集》
《東坡七集》 《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

作品賞析

蘇軾的詩別開生面,想像飛馳,奇趣橫生,意境生動。比喻新穎巧妙,層出不窮。蘇軾的詞開創新風,衝破傳統“詩莊詞媚”的界限,被認為是“豪放派”的開創人。

其最為膾炙人口的詩是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景以及由此生成的哲理詩。如《飲湖上初晴後雨》盛讚西湖之美,以西湖比西子,意境深遠。其哲理詩意象豐富,議論精警自然,飽含理趣。

蘇軾的文學成就在當時就享有盛譽,發現並培養了許多文學人才,如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其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更是成為後人景仰的範式。他的詩、詞、文、畫皆代表了兩宋的最高成就。

內容精要

《蘇軾選集》收錄的詩、詞、文可以反映出蘇軾作品的大致風貌。

蘇軾詩的代表作有《和子由澠池懷舊》、《飲湖上初晴後雨》、《有美堂暴雨》、《題西林壁》、《百步洪》等。詞的代表作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大江東去》等。《日喻》、前後《赤壁賦》

《蘇軾選集》《蘇軾選集》
等是蘇軾散文代表。

精彩篇章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調頭(中秋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東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選集》《蘇軾選集》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經典名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誰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人皆趨世,出世者誰?人皆遺世,世誰為之?爰有大士,處此兩間,非清非濁,非律非禪。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不用思量古今,俯仰昔人非。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名家點評

胡仔: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蘇軾選集》《蘇軾選集》
王灼:東坡先生非醉心於韻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

俞文豹:柳中郎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