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體育

蘇聯體育

蘇聯的社會體育組織主要包括志願體育協會和單項運動協會,在體委領導、協調下開展工作。

蘇聯體育

正文

蘇聯管理體育運動的最高機構是部長會議體育運動委員會。它的任務包括:制訂和實施有科學依據的民眾體育鍛鍊制度,建立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體系;協調科研計畫,收集體育運動情報;制訂競賽規程、比賽規則,登記最高紀錄;組織比賽和監督其他團體舉辦的比賽,監督所有團體與單位的體育工作;宣傳體育運動,與工會共青團和其他組織一起,加強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培訓和有效地使用體育幹部;協調體育器材、設備的生產與分配,修建體育場館;組織國際交往等。它通過各加盟共和國及邊疆區、州、市、區體委行使管理職能,形成全國統一的領導體育運動的國家機構系統。
蘇聯的社會體育組織主要包括志願體育協會和單項運動協會,在體委領導、協調下開展工作。目前蘇聯有40個志願體協,其中10個屬於行業系統(公安軍隊機械、軍工、地方工業、鐵路、海運、職業技術教育、高教、中國小),30個屬於加盟共和國。全國現有體協基層組織22萬個;從1960年起,基層體協完成一定指標,即可授予運動俱樂部稱號,運動俱樂部有權頒發等級運動員稱號,組織集訓、派隊參加全蘇比賽,此類運動俱樂部全國已有7000多個。單項運動協會是在1959年由體委領導下的單項運動部(創立於1924年)發展成立的。目前除技巧、登山羽毛球籃球拳擊摔跤柔道腳踏車水球滑水排球競技體操韻律體操、擊木、划船皮划艇速度滑冰馬術田徑滑雪、冬季兩項、高山滑雪帆船游泳消防跳水蹦床橄欖球手球雪橇現代五項碟靶射擊射擊射箭網球桌球舉重擊劍花樣滑冰足球冰上曲棍球曲棍球冰球西洋棋跳棋等項目建有協會外,尚有體育宣傳、體育電影電視、運動醫學、體育記者等協會。另有支援陸海空軍志願協會,領導開展全國的飛機直升飛機跳傘滑翔汽車機車無線電潛水摩托艇射擊、模型及其他國防體育項目。
據1981年上半年統計,蘇聯現有體育學院25所(包括分院3所),大學和師範學院體育系94個。設在莫斯科的全蘇體育科學研究所是體育科研的大本營,此外尚有列寧格勒提比里西兩個體育科研所,以及9所體育學院的研究機構。現有體育場(1500個座位以上者)3400多個;室外運動場約60萬個;球類,體操等館、房近7萬個;室內游泳池1400多個。

蘇聯體育蘇聯體育
蘇聯體育蘇聯體育
近年來,蘇聯中、小學生中參加學校體育團體鍛鍊的接近2000萬,每年通過《勞衛制》的有1000多萬。195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 1屆全蘇中學生運動會;1964年起舉辦全國學生單項比賽;1975年開始舉行以班級為單位參加的“希望之起點”兒童運動會。課餘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少年兒童體育學校、體育班級和體育寄宿學校。目前全蘇有少年體校6000餘所。
《準備勞動與衛國》全蘇體育綜合制度(簡稱《勞衛制》,自1930年開始推行以來,屢經補充修訂,目前包括6級(7~60歲),1935年又創立全蘇運動員統一等級制度,按奧運會周期,每4年修訂1次標準,包括3級運動員、2級運動員、1級運動員、候補運動健將、運動健將、國際級運動健將(奧運會世界錦標賽前6名水平);少年運動員(多數項目規定為15~18歲)另設3級、2級、1級;民族體育設"加盟共和國民族形式項目運動健將"為其最高級別。近年來每年通過等級運動員約2000萬,其中運動健將8000名左右。教練員、裁判員也各自建立相應的等級制度。
蘇聯除了按單項組織全蘇錦標賽、杯賽、重點地區或重點訓練單位對抗賽等多種形式的全國性競賽外,還舉辦全蘇綜合性運動會,包括:“希望之起點”兒童運動會、中學生運動會、青年運動會、農村運動會、全蘇運動會。蘇聯自1952年、1956年分別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非正式團體總分一直居第1、2位,迄今總共獲得奧運會前3名獎牌1018枚。(見彩圖)

蘇聯體育蘇聯體育

配圖

蘇聯體育蘇聯體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