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特·庫爾馬

蘇曼特·庫爾馬

蘇曼特·庫爾馬是一名印度農民,住在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一個名叫Darveshpura的小村莊。2012年,庫爾馬所種植的水稻產量達到了每公頃22.4噸(約合每畝2986斤),打破了有著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創下的每公頃19.4噸的世界紀錄,也超出了位於菲律賓由世界銀行資助的國際水稻研究所以及歐美最大的種子公司和基因改良公司在試驗室條件下所創造出的單產紀錄。

基本信息

簡介

蘇曼特·庫爾馬蘇曼特·庫爾馬

蘇曼特·庫爾馬,是一名印度農民,住在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一個名叫Darveshpura的小村莊。

2012年,庫爾馬所種植的水稻產量達到了每公頃22.4噸(約合每畝2986斤),打破了有著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創下的每公頃19.4噸的世界紀錄,也超出了位於菲律賓由世界銀行資助的國際水稻研究所以及歐美最大的種子公司和基因改良公司在試驗室條件下所創造出的單產紀錄。

人物成就

就在庫馬爾水稻收成後的6個月,他一位好友Nitish也自稱種植的土豆產量打破了世界紀錄,這一結果僅在當地一位農民剛宣布小麥種植產量打破印度全國紀錄之後不久。而庫馬爾在當地的4個農民夥伴種植的水稻產量都達到了每公頃17噸以上,同村還有很多人也自稱產量翻倍。

最初,這項產量紀錄並沒有得到印度官方的承認,比哈爾邦農業大學的專家指責他們產量造假。但印度農業部派遣的高官及水稻專家經過現場調查證實,親自證實了產量數據的可信性。

Darveshpura成為了印度的“奇蹟村莊”,大批科學家、研發團隊、行政人員和官員到此考察。他也因此成為印度的英雄人物,許多官員前往該村考察道賀,甚至印度國會也邀請他參加會議。

成功原因

1、SRI新方法立了大功。

經過檢測發現,這裡的土壤中含量非常高,不過,高產的主要原因是當地農民採用的一種名為水稻強化栽培技術體系(SRI)的種植方法。這種方法成功的關鍵是採用了幼苗早插的方法。

2、使用了雜交技術。

《衛報》聲稱,這一紀錄的取得“不依靠化肥,也不依靠除草劑”,也沒透露稻種來源,只強調了新種植技術的作用。然而經調查發現,新種植技術的作用被誇大了。因為在2011年的生產中,庫爾馬實際使用的是拜爾集團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此前網上流傳稱他沒有使用雜交技術,經查系誤傳。

3、庫爾馬非普通印度農民。

其團隊均接受過10年教育和2至3年專業訓練。印度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文盲率相當高,庫爾馬團隊的能力非普通印度農民所能企及。

遭受質疑

袁隆平袁隆平

對於蘇曼特·庫爾馬創造的水稻產量,袁隆平院士稱其為“假傢伙”,並從調查方法、培植方法等方面找出幾處明顯漏洞。

1、只有實地現場驗收的數據才可靠。

2、強化栽培,在很低產的地方,能增產10%到15%,在高產地區不可能。

3、水稻要光合作用,庫爾馬稱2012年雨水很多、陽光很少,那就不可能有那么高的產量。

4、生物學產量關鍵在於株高,庫爾瑪的水稻株高太矮,生物學產量是也不行的。

5、高產水稻需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的“四良”配套,其中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良態是好的氣候和生態條件。“他那個田也不好,是爛泥田,氣候也不好,一天到晚下雨,雨量很充沛,所以說全部是假傢伙。”

袁隆平表示,如果蘇曼特·庫爾馬種植的產量能夠重複,2013年他收穫前,自己可以去現場驗收:“百分之一百二的假傢伙,吹牛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