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街

蘇州街

蘇州街為一常見地名,僅北京市就有蘇州街(屬於紫竹院街道,附近有捷運蘇州街站,不加說明即指此蘇州街)、北京頤和園蘇州街等七個蘇州街。蘇州街歷史悠久,近十年來,隨著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設,蘇州街的部分地段重新修建了一些樓堂店鋪,科技大廈等,使古老的街道又逐步繁華起來。現在的蘇州街是科技、美食、圖書、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繁華商業街。

基本信息

簡介

蘇州街街景蘇州街街景

蘇州街位於海淀區中東部,向北經頤和園路到達北大西門和頤和園,向南經萬泉河路到人大西門和萬泉莊,東邊是海淀鎮中關村,西邊是稻香園小區。蘇州街全長1000米,寬14米,瀝青路面。捷運10號線上的蘇州街站,因位於京西著名的商業街——蘇

州街北段而得名。

歷史沿革

這條古老的街道南起紫竹院西側的萬壽寺,北至海淀鎮西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視,其母也隨之前往。皇太后時年已六旬,是第一次去江南,大開眼界,回宮後仍念及江南的秀麗景色。《嘯亭雜錄》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皇帝以為聖母祝賀七十大壽為由,仿照江南的街景,從萬壽寺開始一直往北到海淀鎮、暢春園沿線,大興土木,建成了一條長達數里的蘇式“商業街”,得名“買賣街”,俗稱“蘇州街”。街長三里,肆宇櫛比,錯落有致。五步一樂亭,十步一劇台,各種商店都仿照蘇州樣式,並從姑蘇城裡選派商人在此經營,喧鬧的街景商鋪、熙熙喃喃的吳儂軟語,使人真好像置身於繁華的蘇州街頭。老太后每當想起江南的景色,就到此游賞,很是歡欣。在祝壽期間,從紫禁城西華門到暢春園大宮門一路設定點景建築、戲台、經棚。為慈禧太后所羨慕,在其60大壽期間想模仿。此後,歷代皇太后太后乘轎出西直門,在綺紅堂大船塢或樂善園上船,在長河上岸後,進萬壽寺行宮小憩片刻後,經蘇州街進海淀鎮,前往暢春園。

嘉慶五年(1800年),嫌其街靡費擾民,乃罷除之。嘉慶末年,因順天府尹蔣之照所請,每屆萬壽寺廟會之期,許多鄉民在蘇州街自由設市,由禁地逐漸變成公共市場。

直至鹹豐二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了暢春園和海淀鎮後廢棄,以後便逐步地只有其名而無其形了。

現代狀況

蘇州街蘇州街

交通信息

公車

北京市地震局站:26路, 302路, 374路, 394路, 528路, 運通110線, 運通114線, 運通118線;

海淀橋西站:374路, 528路, 634路, 740內, 740外,740外環, 913路, 982路, 983路, 運通113線;

海淀南路站:304路, 307路, 386路, 611路, 630路,671路, 944路, 運通109線;

捷運

捷運10號線蘇州街站;捷運4號線中關村站;

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

傳說乾隆第二次下江南的時候,有一天,來到蘇州城外,和一個親信太監,打扮成香客,到寺廟裡去私訪。他們來到一座尼

姑庵,燒完了香,磕完了頭,正在四下里張望的時候,忽見迎面走來一個尼姑,那容貌如花似玉,宛若碧宮仙子。乾隆兩眼直勾勾地望著她,魂兒都飛了出來。同去的太監只得輕輕拉了下他的衣袖,他才“啊”了一聲,象從夢中醒了過來。

回到行宮後,乾隆立刻下了道聖旨,宣詔那尼姑進宮伴駕。傷腦筋的是:這個美人已削髮為尼,公開選進宮去當嬪妃有違佛門清規。回到北京以後,乾隆左思右想,最後想出了個辦法:在昆明湖的南邊,清水河西側的藍靛廠為她修建了一座半為行宮、半為廟宇的“泉宗廟”。那廟宇雄偉壯觀,僅石雕牌坊就有七座。又臨近清水河,河岸上桃花爭春,風景十分幽美。乾隆每當到西山一帶遊玩的時候,泉宗廟就成了他的行宮;那個漂亮的尼姑就成了他的寵妃,盡情地討取他的高興。

有一年春天,乾隆到大覺寺降香歸來,鑾駕到泉宗廟,不見尼姑前來接駕。只見伴隨尼姑的宮女跪奏道:“美人身體不爽,不便接駕,望皇上恕罪。”乾隆一驚,趕忙步入後宮寢殿。只見尼姑半躺榻上,淚眼愁容。乾隆俯下身子問道:“卿家所得何病?”尼姑道:“啟奏皇上,我乃蘇州人士,離鄉已有數載。我沒有別的病,只是想回家鄉看看。”乾隆一聽,哈哈大笑:“原來是思鄉病,卿家何不早說?好辦,好辦。半年之後,我同卿家一同去蘇州。”尼姑一聽,病立刻就好了許多。

半年之後,一天,乾隆來到泉宗廟。尼姑跪接後,乾隆握著她的手:“卿家快點上輦,我這就與你一同上蘇州。”“真的?”尼姑半信半疑。“君無戲言,我能騙你?”於是,尼姑忙讓宮女趕緊打扮,上了輦,和乾隆的御駕一道,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出了藍靛廠。行了不到半個時辰,突然停了下來。宮女打開帘子,對尼姑道:“啟稟美人,蘇州已經到了。”尼姑心中疑惑:奇了!從北京到蘇州數月的路程,怎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她探出頭來往外一瞧,可不是蘇州嗎?你看:街中心,一條小河,流水潺潺,小船緩緩划過;街兩旁是南貨和蘇州小吃;那來往的人和賣貨的人,全是地地道道的蘇州口音。一到這裡,就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尼姑看了,心中大喜。

原來,乾隆為了討得尼姑的歡心,下了一道聖旨,在從藍靛廠到南海淀的大路上修起了一條買賣街,從蘇杭一帶遷來了商賈、店鋪,一時間把一個荒涼的地方變成了江南。從此以後,他就可以經常攜帶那尼姑來此欣賞蘇杭風光,以解尼姑思鄉之愁。這條街就叫蘇州街。

直到現在這裡仍延用蘇州街舊名,泉宗廟早拆了。

北京頤和園蘇州街

頤和園蘇州街風光頤和園蘇州街風光

頤和園蘇州街位於北京的西北郊,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乾隆時仿江南水鄉而建,是專供清代帝後逛市遊覽的的一條水街,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焚毀,一九九〇年在遺址上復建,是我國古代“宮市”的唯一孤本。

《崇慶皇太后萬壽盛典圖》《崇慶皇太后萬壽盛典圖》

蘇州街位於蘇州河中段,街全長三百餘米,一水兩街,沿岸作市,共設各式鋪面64座,牌樓(坊)14座,小橋8座。兩岸茶館、酒樓、錢莊、藥店、當鋪、綢布店、印書局等應有盡有、多姿多彩。清漪園

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這裡的店員、夥計均由太監、宮女裝扮,每當皇帝、皇后、妃嬪們等來此游幸、購物之時,便煞有介事地做起火熱的“買賣”來。

頤和園蘇州街頤和園蘇州街

列肆(市)於皇家宮苑的做法而始於漢代。在此雄偉的喇嘛廟前,興建起如此秀麗的江南式水鎮市街,猶如薈萃娛樂、美食、商貿於一體的民間廟會,這反映出別出風韻的清宮生活,以及我國繁盛的傳統商業文化。遊人至此可沿

岸或乘小舟購物,充滿仿古旅遊的濃郁樂趣。

北京七個蘇州街

蘇州風景秀麗。在北京街巷名稱中,以蘇州命名的就有七處之多,除頤和園內及紫竹院旁的蘇州街外,在城內尚有五處。今南池子大街有大蘇州胡同和小蘇州胡同。這裡在明清時是皇家的東苑,紫禁城內金水河流經此處的飛龍橋,入菖蒲河,古時此處有精緻的牌樓和石橋,有不少亭台館閣,其景甚佳。明陳悰詩云:“河流細繞禁城邊,疏鑿流清不記年,好是南風吹薄暮,藕花飄香白鷗眠。”

崇文門內大街有蘇州胡同和蘇州巷下坡。這裡在明初,曾是京城東南隅的水鄉。此外,在北京皇城的東北角,尚有一條小巷,也稱為小蘇州胡同,昔日曾引御河水入其處,並有山石和亭榭。因與南池子小蘇州胡同重名,今已改名為陽春胡同。

京西名剎萬壽寺之前的一條蘇州街,在北京是很有名的。

萬壽寺建於明代萬曆五年(1577年),史書上記載說是萬曆皇帝的母親出資巨萬興建的。其址在西直門外五里處。萬壽寺是京師最大的寺廟之一,興盛時,寺廟占地四頃有餘,僧侶最多時達數千人。有三套院子,中院為寺廟殿堂,正殿曰大延壽殿,奉三大士佛,後有天王殿,前有鐘鼓樓,還有寧安閣、碑亭、經樓等。如今大鐘寺的永樂大鐘,早年也是懸掛在這裡的。東院為方丈院,是僧侶居住之所,西院為行宮,為帝王行幸之所。清康熙、乾隆等封建皇帝,當年去西山遊覽,龍車鳳輦出西直門,走白石橋改乘龍舟,到萬壽寺船靠碼頭,皇帝就到萬壽寺行宮,或小息、飲茶、進膳,或留宿聽僧侶念經作佛事。慈禧太后去頤和園時,也屢經此處。西院北頭盡端有一座很富有中國民族風格的樓閣,相傳為西太后梳妝檯。抱廈、遊廊、亭台、山石、奇峰,萬狀皆有,其景甚為幽美。

乾隆皇帝幾次出訪江南,他對甲於天下的蘇州風景頗為喜愛。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是乾隆母親的七十歲壽辰,萬壽寺僧侶要為這位皇太后念長壽經,皇帝下令,在萬壽寺前,沿御河兩岸,仿南式市場街巷建造許多屋舍,長至數里,奉鑾輿遊覽,命名為蘇州街。御河水引自玉泉,清澈透底,水清如鏡,魚躍石流,盡收眼底。兩岸植樹,垂柳直懸水面,名花嘉木,爭妍競秀。寺前還建了兩重玲瓏秀麗的石橋,游經此處,猶入仙境。今天中國現代文學館和北京藝術博物館在此設立,不僅會大大促進中國現代文學藝術的研究工作,有利於當代文學藝術的借鑑與繁榮,還將會對保護古寺、文物大為有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