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嶺風景區

蘇仙嶺風景區

蘇仙嶺風景區位於湖南郴州城內,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譽。是湖南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蘇仙嶺因美麗神奇的蘇仙傳說而馳名海內外,嶺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蘇仙觀等“仙跡”,由秦少游作詞、蘇東坡作跋,米芾書寫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刻於石壁之上,史稱“三絕碑”。愛國將領張學良曾被幽禁於此。近年來,蘇仙嶺已成為國內外遊客競相涉足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據傳西漢年間,郴州城東潘家坪有一位長得十分漂亮又知書識禮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邊

蘇仙嶺風景區 蘇仙嶺風景區

洗衣服,被一根江水飄來的紅絲線纏住了洗衣用的棒槌,用手扯不掉,她就用嘴去咬,紅絲線卻鑽入她肚中,由此受孕,為避村人恥笑,她躲在蘇仙嶺的一個石洞中生下一個男孩,此即蘇仙。蘇仙出生後,有白鶴以羽暖其身,有白鹿餵其奶水。蘇仙后被其母因景取名蘇耽,自小修煉,修成後跨白鶴升天。因其飛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將遭瘟疫,遂囑其母以井水、桔葉熬藥解瘟疫之法,其母按其所囑救治了大批中了瘟疫的百姓。百姓們感其恩,為其在蘇仙嶺上修建蘇仙觀,供奉其神像,蘇仙嶺亦由此成名。

主要景點

蘇仙嶺風景區 蘇仙嶺風景區

蘇仙嶺景區有著名的景點,桃花居、白鹿洞、三絕碑、景星觀、升仙石、八字銘、望母松、沉香石、蘇仙觀 等均是極具遊覽觀景價值的去處。

桃花居位於蘇仙嶺西邊的山腳下,這是上山的起點,在一片綠樹翠竹圍繞掩映的背景下,桃花居面對玉溪,背倚蘇仙嶺。古典樣式的建築與雅致的自然環境相襯相托,形成了祥和靜謐的"仙境"氛圍。

白鹿洞之上一石壁下建有護碑亭,而亭內壁上石刻就是赫赫有名的三絕碑。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宋代著名詞人秦觀(秦少游)遭貶至郴州,寫下借景抒情,發泄憤懣,亦是他代表詞作之一的《踏莎行·郴州》一詞,三年後含憤辭世。蘇軾(蘇東坡)在極度傷感中寫"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之跋語。後來,大書法家米芾得到秦詞蘇跋,感慨中題書留下。後人即將秦祠、蘇跋、米書摹刻於此。三絕碑極富藝術價值,一直受人觀仰。

過三絕碑後登山,行2公里左右,經2座石亭可至蘇仙觀。蘇仙觀有正殿三進,殿門有額曰:"天下第十八福地"。正殿分上、中、下三廳,上廳供記蘇仙童年塑像,正殿兩邊還有偏殿。登蘇仙觀遠眺,可見連綿群山起伏若海中波濤,景色飄緲,秀美異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