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化學基礎[訾少鋒編著圖書]

藥用化學基礎[訾少鋒編著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藥用化學基礎》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訾少鋒。

基本信息

藥用化學基礎

所屬類別

教材 >> 高職 >> 高職製藥與藥學

作者:訾少鋒 主編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書號:978-7-122-09345-5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206頁

內容簡介

本教材在章節編排上將定量化學分析中的四大滴定分析融入四大化學平衡中;元素化學部分只介紹了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內容上突出重點,加強基礎,精簡複雜公式和繁瑣計算的推導,刪除了過深的理論分析和闡述。在編寫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對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養,在每章後設定了相關的實驗內容,充分體現基礎理論與套用技術的一體化。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醫藥、藥品行銷及相關技術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技術專業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一章物質結構1

第一節原子結構1

一、原子的構成1

二、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1

三、多電子原子的結構4

四、電子層結構與元素周期表6

第二節分子結構9

一、化學鍵9

二、雜化軌道理論12

三、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13

第三節晶體結構16

一、金屬晶體16

二、離子晶體16

三、分子晶體16

四、原子晶體17

知識訓練18

實驗實驗室規則和常用儀器18

第二章化學反應原理21

第一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21

一、熱力學第一定律21

二、反應熱23

三、熱化學方程式23

四、蓋斯定律24

第二節化學反應速率24

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5

二、化學反應的活化能25

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27

第三節化學平衡31

一、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31

二、化學平衡常數32

三、化學平衡的移動34

知識訓練36

實驗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第三章分散系與溶液39

第一節分散系39

一、分散系及其分類39

二、溶膠的性質40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43

第二節溶液的濃度45

一、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45

二、溶液濃度的換算48

三、溶液的配製、稀釋和混合48

第三節稀溶液的依數性50

一、溶液蒸氣壓的下降50

二、溶液沸點升高和凝固點降低51

三、溶液的滲透壓52

知識訓練55

實驗一定濃度溶液的配製56

開放實驗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萘的相對分子質量57

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述59

第一節誤差及實驗數據處理59

一、誤差59

二、實驗數據的處理62

第二節滴定分析的基礎知識66

一、滴定分析法的概念66

二、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67

三、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68

四、滴定分析法的計算68

知識訓練72

實驗滴定分析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73

第五章溶液的酸鹼性與酸鹼滴定78

第一節酸鹼理論78

一、酸鹼質子理論簡介78

二、溶液的酸鹼性79

第二節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及pH81

一、一元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81

二、一元弱酸、弱鹼的pH81

第三節鹽溶液的酸鹼平衡及緩衝溶液82

一、鹽溶液的酸鹼平衡82

二、緩衝溶液84

第四節酸鹼滴定法87

一、酸鹼滴定法概述87

二、酸鹼指示劑87

三、酸鹼滴定曲線及指示劑的選擇89

四、常用酸鹼滴定液的配製、標定及滴定計算94

五、非水滴定96

知識訓練97

實驗阿司匹林原料藥含量的測定98

開放實驗藥用NaOH含量的測定99

第六章沉澱溶解平衡與沉澱滴定法100

第一節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100

一、溶度積100

二、溶度積與溶解度的關係101

三、溶度積規則102

四、沉澱溶解平衡的移動102

五、分步沉澱與沉澱的轉化103

第二節沉澱滴定法概述104

一、基本知識104

二、銀量法104

知識訓練108

實驗生理鹽水中NaCl含量的測定110

第七章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法111

第一節配位化合物111

一、配合物及其組成111

二、配合物的分類113

三、配合物的命名113

第二節配位平衡114

一、配位平衡常數114

二、配位平衡的移動115

第三節配位滴定法116

一、EDTA的性質及其配位反應117

二、金屬指示劑118

三、EDTA滴定方式119

知識訓練121

實驗天然水的硬度測定122

第八章氧化還原與電化學125

第一節氧化還原反應125

一、氧化值125

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126

第二節原電池與電極電位128

一、原電池128

二、電極電位129

三、能斯特方程130

四、電極電位的套用132

第三節氧化還原滴定法概述133

一、氧化還原滴定法的特點133

二、氧化還原滴定指示劑133

三、常見的氧化還原滴定法133

知識訓練139

實驗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140

第九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選講141

第一節s區金屬元素141

一、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基本性質141

二、氧化物142

三、氫氧化物142

四、鹽類142

第二節p區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143

一、鹵素143

二、氧族元素145

三、氮族元素147

四、碳、矽、硼150

第三節過渡元素選講152

一、第一過渡系元素通性153

二、銅的化合物153

三、鋅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154

四、鉻的重要化合物155

五、錳的化合物157

六、鐵的化合物158

知識訓練160

實驗碳酸鈉的製備161

開放實驗碳酸鈉純度的分析162

第十章認識有機化合物163

第一節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163

一、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定義163

二、有機化合物的特性163

第二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164

一、按碳的骨架分類164

二、按官能團分類165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165

一、烷烴的命名165

二、其他有機物的命名168

知識訓練169

實驗阿司匹林熔點的測定170

開放實驗毛細管法測定熔點172

第十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173

第一節有機化合物結構理論簡介173

一、經典理論173

二、典型有機物的結構173

第二節同分異構現象175

一、構造異構175

二、順反異構176

三、對映異構176

四、構象異構178

五、有機化合物結構的表示方法179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的電子效應和空間效應180

一、誘導效應180

二、共軛效應180

三、空間效應181

第四節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的關係181

一、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物理性質181

二、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化學性質182

知識訓練183

實驗常量法蒸餾及沸點的測定184

開放實驗阿司匹林含量的測定185

第十二章認識重要有機化合物的反應186

第一節取代反應186

一、自由基取代反應186

二、親電取代反應187

三、親核取代反應188

第二節加成反應190

一、親電加成反應190

二、自由基加成反應190

三、親核加成反應191

四、環加成反應192

第三節消除反應192

一、鹵代烴的消除反應192

二、醇的分子內脫水192

第四節氧化反應193

一、不飽和烴的氧化193

二、苯環的側鏈氧化194

三、醇、酚、醚的氧化194

四、醛、酮的氧化195

第五節還原反應195

一、不飽和烴的催化氫化196

二、醛、酮的還原196

三、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還原197

知識訓練197

實驗阿司匹林的製備199

開放實驗阿司匹林的鑑定200

附錄201

一、我國法定計量單位201

1 SI基本單位201

2 SI詞頭201

二、常用物理常數和單位換算202

1常用物理常數202

2常用單位換算202

三、平衡常數202

1弱酸弱鹼解離常數202

2常見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203

3一些配離子的穩定常數203

四、標準電極電位表203

1酸性溶液中203

2鹼性溶液中205

參考文獻206

元素周期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