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引

藥引

藥引,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在一張處方中,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製。要病家自己去配製的藥,往往是該醫院或藥店配不齊,要求病家到其它醫院或藥店去配,或自己採集的藥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藥引子。

概述

藥引藥引
在《本草綱目》載有:“十二經引經藥”,而“調和藥”則意在緩和主藥之峻烈,常作為使藥套用,如甘草調和諸藥。“藥引子”有時有引經之意,也可用於調和諸藥,有的則具有矯味的作用。“藥引”並非完全等同於“引經藥”或“調和藥”。“引經藥”乃“引經報使”之意,可見,中醫臨證處方後每多涉及藥引一事,藥引者必與主方療效一致,同氣相求,可增加臨床療效,故“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則不通病所。”清代,張睿曾作《藥引論》專篇,指出“古人用湯,必須置引”。《串雅內編》指出:“外感蔥白湯下,內傷米湯下,痰病薑湯下,火病白水下,余可類推”,有者甚至一方數引,隨證套用,其在處方中的作用實有畫龍點睛之妙。古今湯方何止千萬,加之歷代醫家各有發揮,以致藥引無窮。藥引之用臨床最常見者如生薑、大棗、黃酒、童便、蔥白、飴糖、冰糖、粳米、核桃仁、豬蹄等。如桂枝湯用姜棗為引,配合主藥以調和營衛;生化湯以黃酒、童便為引,增加祛瘀生新之力;外感風寒解表藥用生薑、蔥白以增加解表發汗之功;補益劑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也常配伍生薑、大棗以助益氣之效;小建中湯以飴糖為引以溫養脾胃;益胃湯用冰糖以圖酸甘化陰;《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用豬蹄為引以通乳汁,等等。
藥引是引藥歸經的俗稱,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解毒、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在一張處方中,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製。要病家自己去配製的藥,往往是該醫院或藥店配不齊,要求病家到其它醫院或藥店去配,或自己採集的藥品 。

套用特點

在套用中要根據中成藥的功能、主治、藥性等特點,結合病情變化、病程長短、體質強弱、發病季節的不同以及藥引的自身功效而酌定。但必須以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顧護正氣,便於服用為前提,儘快治癒疾病為目的,正確地選用引藥。
古代有些善於總結經驗的醫家,也把用於不同功能的藥引進行了總結歸納,
藥引藥引
如明代龔廷賢指出:“湯劑……治至高之分加酒煎。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加大棗煎。發散風寒加蔥白煎。去膈病加蜜煎。止痛加醋煎。”

常用配伍

1、大棗湯能補脾胃、益氣生津、和解藥毒。凡脾胃、產後等虛弱者,均宜以此為引,一般用棗5~10枚,水煎取湯送服中成藥。如治療脾虛腹瀉可用大棗湯送服人參健脾丸等。
2、生薑湯有散風寒、解表止咳、溫中散寒之功。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陰寒胃痛、吐瀉腹痛的方藥常以此為藥引。一般用3~5片生薑水煎取湯,即為薑湯引,用以送服相應病症的中成藥。
3、大棗生薑湯常同煮做藥引,可補益脾胃、增加食慾,從而促進藥物的充分吸收。
4、紅糖水有補血散寒、祛瘀之功效。常用於婦科血虛、血寒、產後惡露未淨、乳汁稀少、口乾嘔吐、虛弱血痢等,可取紅糖10~30克沖開水送服中成藥即可。
5、藕汁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中成藥治療血熱出血時常用藕汁為藥引,以增強療效。用生藕搗汁,或藕節5~10個煎水即成。
6、黃酒酒性辛熱,有溫通經絡、散風寒、行藥勢的功效。黃酒與寒性藥同服,可緩其寒;與熱性藥同服,可舒經活絡。服用時,一般取黃酒15~50ml,溫服,如用做祛風除濕、舒經活絡,可用黃酒送服活絡丸;用做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黃酒送服七厘散。
7、米湯即浮於湯麵上的稠油狀液體。脾胃虛弱及有腸道疾患者服用中成藥時都宜以此為引。米湯以小米湯為好。
8、蔥白湯有發汗解表、解毒散結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及陰寒內盛證,一般用蔥白2~3段,切碎煎湯即成。
9、鹽湯因鹹走腎,可引藥入腎經,故宜用鹽湯送服補腎類中成藥。此藥引適用於腎陰虧損引起的腎臟病證,如虛弱乏力、陽痿遺精、腰痛發稀者。
10、蜂蜜水味甘平,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主要補虛,有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等功效。治療肺燥咳嗽、腸燥便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證常以此為引。
11、味酸,可散瘀止痛、解毒、殺蟲、矯味。常用於婦人赤白帶下、血崩便血等證。用時取醋兩湯匙左右,沖開水半杯即成。
中藥藥引種類較多,除上述外,還有蘆根、薄荷、荊芥、蘇葉、西瓜、梨、飴糖、冰糖等都可以作藥引。雖然藥引僅是處方中的配角,但只要恰當運用,就能體現畫龍點睛之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