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法

藝術療法

藝術療法就是以藝術(包括繪畫、音樂、舞蹈、雕塑等藝術形式)為介質進行心理輔導與治療的方法。這種療法因其實踐過程中繞開了語言的部分,而具有傳統心理治療所無法比擬的干預效果。

簡介

藝術療法藝術療法

50多年前,人們就將藝術療法用於治療心理和生理疾病,在學校、醫院、監獄、私人診所里廣泛使用。但是直到近來,科學研究才開始關注它的療效。接受藝術療法的病人不但可以通過交談,而且還能通過素描油畫雕塑這些藝術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美國藝術療法協會負責人凱西·瑪考爾蒂說:“許多人懷疑藝術療法的功效,認為它不過是一種娛樂,是塗鴉、哄小孩的把戲。但經過實踐,醫生們看到他們的病人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們知道藝術療法不只是娛樂。”

負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這項研究的蒙提,最近進行了另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以339位乳腺癌患者為案例,比較以心靈為基礎的藝術療法和以談話為基礎的支援小組療法。迄今為止,這是針對藝術療法的最為全面的研究。初步的研究數據表明,藝術療法在緩解壓力和消解沮喪情緒上有顯著的作用。蒙提說,藝術活動比僅僅交談能激起大腦更多的活動,“藝術療法能把生病體驗概念化,使之得以表達,並由此尋找應對的方式。”

臨床表現

藝術療法對遭受了事故的孩子特別有效。發給他們2號鉛筆和一小片紙,這些熟悉的東西和可以控制的工具能讓他們獲得一種掌控感——掌控畫畫的過程和自己的情緒。畫畫還能幫助一些病人想起已經忘記了很久的記憶。跟傳統心理療法不同的是,藝術療法包含身體活動,而創造性的身體活動能擊退沮喪的心情。消沉的病人不太願意多活動,對經歷了一段時間衰弱和靜臥的病人來說,畫畫是身體活動一個安全的開始。

6個女人坐在散放著鉛筆蠟筆的桌邊,認真地在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房子。63歲的蘇珊畫了一所非洲叢林裡的房子,畫面中間是一塊圓形的空白。這讓她想起一幢能夠看見野生動物在周圍可怕地逡巡的度假屋。這個空白,她想著,應該是不確定的未來的窗戶。

畫畫是藝術療法的任務之一。蘇珊的癌細胞已經從胸部擴散到腦和肺,她曾做過激烈的心理鬥爭——接受化療還是放棄這場戰爭。她說:“我差不多要向死神投降了,我不害怕,也不願聽從勸告。”蘇珊對自己這幅隧道般的抽象畫的解釋沒有一點兒宿命論色彩。她說:“這個空地是一個機會,可能是一條穿越叢林的道路。這是一塊安全寧靜的空間,但是不能待在這裡,因為可能會有獅子闖進來。”

套用

2011年2月20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在中國率先推出運用“藝術療法”治療孕產婦抑鬱疾病。
醫學統計顯示,在孕期及產後有50%至70%的孕產婦會出現輕度抑鬱症狀,其中10%至15%為抑鬱症,其症狀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煩躁、易怒、負罪感、頭腦不清、思維混亂等,而有自殺傾向則是孕婦抑鬱症最嚴重的表現。
心理學家認為,所有婦女在孕期及產後均會出現心理“退化”現象,感情脆弱,依賴性增強,任何刺激均可引起心理失常。聆聽音樂、舞動身體可使被壓抑的欲望釋放出來,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緊張焦慮。相對於藥物治療,“藝術治療”是完全綠色、無副作用干預及治療手段,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傷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