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梓村

藏梓村

藏梓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楊鎮,土地總面積約6300餘畝。總人口760人,居民230戶。梓橦山上的鬼谷祠、鬼谷洞、鬼谷泉,是戰國時期鬼谷子修身養性、講學授徒之地,所以,梓橦山享有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學院的美譽。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藏梓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楊鎮。土地總面積約6300餘畝。總人口760人、居民230戶。 藏梓村的梓橦山是魯中歷史文化名山。傳說古時該山生長了大片梓樹和橦樹,故稱此山為梓橦山。梓橦山有鬼谷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王樵等歷史人物遺蹟和傳說,更有鬼谷子洞、八棱碑、王樵繭室、玉皇宮、黌嶺寺、儒學院、冀經書院等歷史文化遺存。蒼松翠柏、神泉碧水、怪石突兀的梓橦山,處處充滿了神奇和傳說。

歷史

梓橦山上的鬼谷祠、鬼谷洞、鬼谷泉,是戰國時期鬼谷子修身養性、講學授徒之地,所以,梓橦山享有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學院的美譽。鬼谷子在梓橦山隱居期間,寫下了縱橫家理論巨著《鬼谷子》,他的謀略被廣泛用於世界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當代人用刻瓷藝術長影壁,再現了理論巨著《鬼谷子》,該長影壁長64米,3卷23篇8368字,被列為吉尼斯世界記錄。
北宋大孝子王樵,字肩望,自號“贅世翁”,梓橦山莊(今藏梓村)人,文武兼備。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契丹兵游擄掠淄川,王樵父母被擄。王樵北去千里尋親,數年無果。還鄉,木刻雙親像葬於梓橦山並守孝6年。王樵守孝期間,總結自己尋親的經歷及對契丹部落的了解,寫下了《游邊集》《安邊集》《靖邊集》3部兵書,並上奏朝廷希望採取措施保衛邊疆,抵禦外族入侵。無奈政局腐敗,國讎家恨無處伸張。王樵身心倍受摧殘,於梓橦山之陰壘磚自囚,叫做“繭室”。後人仰慕王樵的美德,建孝子祠以紀之。1994年始,藏梓村對梓橦山進行規劃開發,建成占地200公頃的梓橦山風景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山為景,景盤山,山景一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紅牆碧瓦綠樹成蔭,20處勝景錯落有致。1998年5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梓橦山鬼谷洞題詞“鬼谷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