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蟹皰疹狀病毒病

藍蟹皰疹狀病毒病,具有圓環形核狀物和雙層外殼,直徑達150納米,存在於病蟹血細胞的核內或游離在血液中。

皰疹病毒狀病毒病
[病原] 皰疹狀病毒(HLV)與皰疹病毒相似。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病毒粒子為20面體,具有圓環形核狀物和雙層外殼,直徑達150納米,存在於病蟹血細胞的核內或游離在血液中。
[症狀] 病蟹行動遲鈍,在死前呈昏睡狀態。病蟹的外骨路正常,能照常蛻皮。血淋巴變白色,並含有無數微細顆粒。組織切片中的血細胞具有非常大的核和大而折光的胞質含物。
[流行情況] 此病發生在美國蓄養在水槽中的藍蟹,引起幼蟹死亡。在成蟹中也存在這種病毒,但不顯症狀。
該病的傳染主要是攝食了病蟹的組織,也可能是經過含有病毒的水感染。
[診斷方法] 初診可根據血淋巴及血細胞的病理變化。確診則需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細胞核內的病毒粒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