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非洲

藍色的非洲

《藍色的非洲――一個女記者的非洲之行》由武漢晚報著名記者范春歌編寫,由長春出版社於2005.04.01出版,講述了作者為什麼稱非洲是藍色的並把它作為夢裡的棲居。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在非洲東海岸的一個港口,我的腦海突然被"藍色的"這個詞浸染了。因為,長期以來非洲這片神奇的大陸總是和一望無際的黃色的大沙漠聯結在一起的。當一捧蔚藍的海水從我的手指間珠玉般滑落的剎那,我決定要向人們描述一個別樣的非洲--藍色的非洲。 從非洲回來後,有人問我下一個旅行目標是哪裡,我說還是非洲。即便不能,也希望它是我夢裡永遠的棲居。你要問為什麼,看了這本書就知道了。

作者簡介

范春歌:記者、作家、攝影家,現供職於武漢晚報。曾獲得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獎"范長江新聞獎"。在中國傳媒以遠行採訪著稱,有"獨行女俠"的美譽。曾騎腳踏車穿越中國,隻身中國陸疆萬里行,赴南極長城站考察。2000年隻身追訪鄭和下西洋航線,深入沿線18個亞非國家。出版過《獨守蒼茫》、《遠方最美》、《被遺忘的航線》等遊記,多次舉辦過個人攝影作品展。

目錄

埃及

警守衛的幸福城市1 2

清水蕩漾的陶罐14

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1 8

誰來保衛斯芬克斯23

我也鑽進了金字塔27

到了埃及不識阿拉伯數字1、2、3 31

奇妙的國王圈33

失去燈塔的亞歷山大39

孤獨的龐培柱44

讓蘇伊士運河靜靜地流4 6

馬蹄聲碎盧克索52

肯亞

雨季的見面禮67

奈洛比驚魂70

邂逅華人程麗珍73

四十歲生日在非洲過76

滄桑耶穌堡78

阿拉伯神燈81

夜行熱帶雨林公路83

中國的拉姆88

半夜啟航尋找法茂人9 4

海上迷途97

相會中國親戚99

納庫魯的火烈鳥1 04

兩位中國人的非洲經歷1 08

路遇馬賽族放牛娃1 12

女人的傷心之地114

坦尚尼亞

野生動物園的槍聲還未叫停124

我看見了吉力馬札羅的雪130

又當一回國際盲流133

一條鐵路和一段難忘的歷史141

在非洲吃到四川火鍋145

尋訪奴隸堡巴加莫約151

桑給巴爾島的丁香159

歲月留痕

莫三比克

黑孩子幼稚園168

列寧大道遭劫記171

他鄉聞鄉音173

我的中國功夫177

拍照的代價179

死亡和狂歡在世界上並駕齊驅181

南非

189無人接機

192 1個人與1 8張床

195約翰內斯堡的遭遇

200海角小鎮開普敦

202 見到期盼已久的中國古地圖

207和中國留學生結伴驅車行

213迪亞士的足跡

218德班奇遇記

223再會,好望角!

導語

本書是素有“獨行女俠”美譽之稱的范春歌的第一本非洲游記。坐在岸上的棕櫚樹林裡,看著阿拉伯式的獨桅三角帆,宛如展翅的鴿子在絲綢般的海面上滑行,船緩緩地向海岸靠攏,那裡有潔白的清真寺映襯著碧藍的天空……難道如此動人的美景還沒讓您產生對非洲的嚮往嗎?

前言

很多時候,一個夢想常常是因一本書而滋生的。夢想著去非洲,就是這樣。 家裡有豐富的藏書,是我的當畫家的父母收藏的。巨大的書櫥是我少年時的樂園。那時的我是一個落落寡歡的女孩,不合群,沉耽於漫無邊際的幻想中,而藏書中描述的神奇生活,還有從事油畫創作的父母到遙遠的他鄉帶回的寫生,便成為我的靈魂信馬由韁的牧場。 長大後,我成為一個酷愛旅行的人,毫不奇怪。 許多與我同齡的人,都是在台灣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中了解非洲的。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當我還不足1 0歲的時候,就從家裡的藏書中讀到了一本厚厚的非洲遊記,是由兩位捷克青年旅行家寫成的。作為一個孩子,我對書中關於那片大陸的民族紛爭的敘述,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倒是那些美妙的風土人情照片,強烈地吸引了我。 書里的圖片是黑白的,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印刷也很粗糙,但畢竟讓我第一次領略了非洲的魅力。它是巨大的,令人驚駭。 許多年以後,當我隻身走遍了中國,領略了美洲大陸,又登上了南極冰原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想奔向非洲。恰好,重走鄭和下西洋航線的採訪,使我有了圓夢的機會。 坐在岸上的棕櫚樹林裡,我驚訝地看著阿拉伯式的獨桅三角帆,宛如展翅的鴿子在絲綢般的海面上滑行。船緩緩地向海岸靠攏,那裡有潔白的清真寺映襯著碧藍的天空。乘客們從船上走下來,女袍純黑,男袍純白,他們瘦削的臉龐如青銅鑄成,顯得神秘而高貴…… 在非洲東海岸的一個港口,我的腦海突然被"藍色的"這個詞浸染了。因為,長期以來非洲這片神奇的大陸總是和一望無際的黃色的大沙漠聯結在一起的。當一捧蔚藍的海水從我的手指間珠玉般滑落的剎那,我決定要向人們描述一個別樣的非洲--藍色的非洲。 從非洲回來後,有人問我下一個旅行目標是哪裡,我說還是非洲。即便不能,也希望它是我夢裡永遠的棲居。你要問為什麼,看了這本書就知道了。

精彩片段

德班奇遇記 距貝利先生給我地圖的時間還有一周。我決定按原計畫乘長途汽車前往南非東部的德班。德班是非洲第一大港,四季如春的氣候素有"南非的夏威夷"之稱。城市的人口構成很有意思,360萬人口中,黑人120萬,白人僅24萬,印度人達到90萬。它不僅是祖魯族人較集中的地方,也是印度裔人的世界。這一特點是南非其他海濱城市所沒有的。 我的鄰座是一位白人小伙子,車開動的時候,他的父母站在車下不斷向他打出象徵勝利的手勢。我問他到德班乾什麼,他說參加一個國際馬拉松比賽。小伙子路上幾乎不吃食品,只喝幾口礦泉水,說是要控制體重。 到了德班後,我在靠近海濱的大街上找了一家印度裔人開設的旅館住下。打開電視,螢幕上正在播放有關國際馬拉松賽的籌備情況,並特意介紹了一位特殊的參賽者,他是一位黑人,一位腦癱患者,7歲的時候喜歡上了長跑,迄今已奪得數十枚國際大賽的獎牌。 看完電視後,我上街去買電池,迎面走來一位脖子歪向一邊的黑人青年,步子也奇怪地晃動著。霎然想起剛剛在螢幕上見過他,不由欣喜地向他表示敬意。陪同他的是一位白人女性--馬拉松比賽的工作人員,賽事期間安排他的起居。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競走進了我下榻的那家旅館。 回到旅館剛從前台領取房間鑰匙的我,又遇到一個驚奇,沿樓梯走下來的一位白人青年正是我乘長途班車時的鄰座。見到我,他也很驚喜,沒想到會住在同一家旅館。 晚飯的時候,我們三人在餐廳里相遇,大家高興地坐在了一起。令我感觸頗深的是膚色迥異的這兩位南非小伙真摯的友情,他們熱情鼓勵對方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在漫長的歲月里,南非的白人和黑人及有色人種不能同學、同居、通婚及同享各類公共設施,種族之間的暴力衝突連綿不絕。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南非才宣告種族隔離制度的壽終正寢。一個黑人青年和白人青年握手的場景,在今天看似普通,人類卻為此付出了三個世紀的努力。 德班的海濱大道上,聚集著許多祖魯族婦女,她們熱情地向遊客們展示親手製作的工藝品,用各種彩珠編織的項鍊、手鐲、腰帶等飾品美不勝收。珠飾是祖魯人傳統的手工藝品,祖魯女性從小就要從母親那裡學習串珠的技藝,這也是出嫁時衡量女子是否聰明或勤勞的標準之一。 當你目睹一件件由數千顆甚至數萬顆彩珠精心串起的作品,驚嘆她們智慧的同時也驚嘆她們的耐心。 還有一種說法是,祖魯婦女可以不穿衣服,也不能不佩珠飾。因此,人們在祖魯人居住的村落常可以看到赤裸著上身卻戴著數圈串珠的女子。 珠子的顏色還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白色象徵純潔、美好和愛情,紅色象徵奔放和熱情,藍色則代表分離和憂鬱,黑色則代表時光的飛逝。當它們串在一起,便概括了豐富多彩的人生。 在海濱大道,每天都能見到一道絢麗的風景,那就是祖魯男人踩的三輪車,被五顏六色的圖騰裝扮得像古代國王的坐騎,吸引眾多的遊客紛紛合影或乘上它招搖過市。若想在一個小時內遊覽德班市容,最快捷的方式是乘坐觀光班車,頂層車廂是露天式的,景色一覽無餘。 德班的維多利亞市場即印度人市場,會讓你仿佛置身於印度的宮殿,在這裡經商的也多為印度裔人。來自東方的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不過,人們會提醒你,一定看緊你的錢包,不是怕你花費過大,而是混雜在人流里的小偷不少。 當然,小偷不僅僅在市場裡出沒,走在德班的大街上,經常會看到三五成群的流浪少年,他們笑嘻嘻地與你打著招呼問好,有的還故意貼近你擦身而過,於已出其不意地將你的財物攫入他的囊中,待發現時,他們已經作鳥獸散。 在德班的旅行中,最令我心動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幸福的笑容。那天我在臨海的長椅上沐浴海風,坐在身邊的一個陌生女人忽然轉過臉對我說:"我將要結婚了!"突如其來的這句話讓我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便真誠地祝福她。 這位女子與男友來自德國,兩人到南非度假,德班是他們在南非的最後一個旅遊點。就在昨天夜裡,男友向她求婚了,並且贈送了一枚婚戒給她。年輕的女子將細長韻手伸給我看,一顆鑽戒星星般閃閃發亮。 我倆交談的時候,她的男友正在海上衝浪,不一會兒劃到岸邊向她招手,她瘋狂地衝進海水,兩人在海浪中緊緊地相擁。 我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