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睛黑回狐猴

藍眼睛黑回狐猴

節尾狐猴(環尾狐猴)屬於靈長目,狐猴科,主要產地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部。 節尾狐猴是狐猴中體色最鮮艷的一種。他們生活於較乾旱的疏林岩石地區。白天活動,這是狐猴中唯一在白天活動的例子。

基本信息

簡介

狐猴亞目為較原始的一類,腦腔較小,面部較長。原產於北美北部和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目前許多國家都對其進行人工飼養。銀黑狐體軀外貌與犬相似,尖耳長,四趾細長,吻部、雙、腹部和四肢毛色為黑褐色。臉上有白色銀毛構成的銀環,背部和體側呈銀色,全身毛被底絨呈青灰色,針毛纖維分3個色段:毛尖,黑色;靠近毛尖一小段,白色;基部一大段呈黑灰色,尾端呈白色。成年公狐平均體重5.5~7.0kg,體長63~72cm;母狐體重為5.0~6.5kg,體長60~65cm。
藍眼睛黑狐猴藍眼睛黑狐猴

生活習性

而且主要在地面上活動,他們的腳底有毛,所以在光滑的岩石上跳躍也不致滑倒。他們好合群,一般5-20隻一群,各群有自己的地盤範圍,但雄性常常越境而發生爭鬥。他們既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但是似乎更喜歡果子、昆蟲。它們有時坐著用手拿食物吃.吃食時總是吵吵鬧鬧,因此當它們偷吃當地人種的果樹上的果子時,很容易被人發現。節尾狐猴來講,生來是雄性的,就注定了它一生都是二等公民。在節尾狐猴的社會裡,婦孺至上是不可違犯的法律。它們屬於靈長目動物,是人類直系祖先動物中的一種。 上海野生動物園猴島共有31雄39雌共70頭節尾狐猴,另有1雌1雄1小3隻細尾獴,自1998年至今共繁殖成活了節尾狐猴36隻。

養殖要點

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目前養狐戶大多以飼養銀狐和藍狐為主。銀狐在12月至來年1月進入配種準備期,藍狐的配種準備期可延至2月份。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調整日糧的營養水平,增加日糧中蛋白質比例,以使種狐配種前達到中等偏上的體況。對過肥過瘦的種狐要實行不同的營養標準,使其配種前達到5~6公斤。同時要逐步增加光照,以刺激其性腺發育,可把種狐放在朝陽的地方。

密切觀察,及時配種

銀狐的配種期在2~3月份,藍的配種期在3~4月份。此時,狐狸食慾下降,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的新鮮飼料配製日糧,日糧適當減少,適當增加飼料中微量元素和多維素的比例。可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20~30毫克,蔥或蒜4~5克和微量元素1~1.5克。正常情況下,鑑定母狐發情外陰變化可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陰門開始腫脹,蔭蒂增大,可在飼養室上注以“+”;第二階段:陰門腫脹明顯,幾乎呈圓菜,蔭蒂呈紅色,通常持續2~3天,注以“++”號,第三階段:陰門外翻,顏色變深,出現皺紋,富有彈性,持續3~5天,注以“+++”號,配種在此階段。有的母狐外陰變化不明顯,稱為隱蔽發情,對這種狐應以放對(將母狐放於公狐籠內)試情為主,如果放後半小時以上母狐仍不接受交配,並對公狐表現出敵對行為時,應及時分開。雄狐的外生殖器隨雌狐的發情年節律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雌狐非發情期,雄狐睪丸很小。8~9月份開始發育,11月份充分發育,至雌狐發情期雄狐睪丸發育完備,富有彈性,陰囊明顯下垂,具有配種能力。雌狐盛情期是配種受胎的黃金時期,應適時進行配種。
黑回狐猴黑回狐猴

狐為自發性排卵,排卵時間銀狐為發情後的第1天下午,北極狐為發情後第2天上午,應在母狐排卵期前後抓緊放對交配3次以上,可提高胎產子數。北極狐的配種日期為2月下旬至4月下旬,銀狐為1月下旬至3月下旬。母狐發情旺期銀狐1~3天,藍狐3~5天。交配活動應選擇在雙方性慾最旺盛的早晨或傍晚進行。把雌狐放入雄狐籠內,嚴防外界干擾。配種員應在暗處監視,一般半小時至45分鐘即可達成交配,當發現1小時仍未達成交配,要立即更換雄狐。若使用人工受精,要注意狐狸是子宮內射精的動物,精液要準確地輸入子宮內,並且每次輸入的有效精子數不少於1億。為確保受胎,提高準胎率,不管是本交還是人工受精,都要在第二天再配1次。

配種後的飼養管理

配種結束後,母狐處於懷孕期,公狐則進入體質恢復期,這個階段,對公母狐我飼養管理應一視同仁,不能偏護母狐而忽視公狐的飼養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公狐來年正常參加配種。妊娠母狐喜安靜,所以要保持養殖場安靜,妊娠後期胎兒發育快,需要大量營養物質,此期是全年需要營養水平最高的階段,要注意供給營養全面、品質優良的飼料,切忌飼餵霉爛變質和冰凍飼料,以防造成流產。做好產前準備工作,應推算每隻母狐的預產期,並記在小室側壁,從最後一次配種日期向後推算52天,即為預產期,在產前一周要將產箱清理乾淨並消毒,鋪上墊,糊好縫隙,準備好產子記錄。

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母狐產仔初期食慾較差,最好是少餵勤添,3天后日餵3次,定時定量。仔狐長到25日齡就應進行補飼,一般每日補飼2次,這樣一是可以減輕母狐的哺乳負擔,二是可以滿足仔狐生長發育的需要。補飼時可將新鮮的魚、肝、、乳等調成糊狀,讓仔狐採食,補飼後放回原窩。

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子狐45~50日齡時即可斷乳,將全部子狐從原籠內移至幼狐籠,生產中可根據仔狐的生長發育情況靈活掌握,身體強壯的、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應早分窩;身體較弱的應推遲分窩時間。仔狐分窩後進入育成期,2~4月齡的幼狐生長速度最快,後期毛絨生長迅速,此期要滿足其營養需要,不控制給食量。9~10月,狐的食慾旺盛,以保障狐的性器官發育,換毛及幼狐生長的需要,飼料中應補充適量鮮血和增加脂肪供給量,以提高狐的毛絨質量,種狐的日糧中還應補加AD3粉、VE,以促進性器官的發育。

相關內容

現存動物種類中,人類屬於最高等的靈長目。靈長目分狐猴和類人猿兩個亞目。狐猴亞目為較原始的一類,腦腔較小,面部較長,有的趾上還保留著爪。在我國,狐猴亞目僅有一科──懶猴科,以懶猴為代表,產於雲南西南邊境,性懶而名,夜出覓食。類人猿亞目包括獼猴科(獼猴等)、葉猴科(金絲猴等)、長臂猿科(長臂猿)、類人猿科(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其中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和長臂猿四種類人猿從傳說到證實都經過一兩百年。亞洲猩猩於一八三五年才被歐文在《動物學學報》上發表文章證實,距今不過一百多年。

15種瀕臨滅絕的靈長類動物

據國際聯盟的自然保護協會調查,近半數靈長類動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靈長類動物一共有634種,其中三百零三種被評為易危動物,瀕危動物和極危動物。糾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棲息地破壞,捕殺,還有非法動物貿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