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北關中學

藍田縣北關中學

藍田縣北關中學始建於1953年。1974年被列為市屬重點中學,1978年被省教委定為首批要辦好的14所重點 中學之一。現有高中教學班33個,學生2000餘人,教職 工彝多名。肇 近年來,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各項工作取得資隊伍經多年培養選拔,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敬業磷馨 精神強;校風學風良好,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向上”深 人人心,學生課外活動積極踴躍;管理嚴格,“科學化、 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成為特色;教育教學成績突 出,是市教委德育工作試點學校之一,每年為高校輸送新生400人左右,學科競賽每學年均有十多人次獲得省、 市級獎勵,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連年名列前茅。 目前,學校正在以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加強管理,注重改革,為把學校辦成升學預備型示範高中而 努力。

基本信息

描述

以下文字引用網易部落格-種玉仙子的原創文章。

北關中學,這所以向高等學府輸送人才的藍田唯一的重點高級中學,坐落在藍田縣城北關,位於向陽路十字到312國道間的三十米(街道名)路的東側。

遠觀北關中學,只見高樓林立,樹木叢生,“琢玉樓”三個鮮紅的大字在風雨中依然挺立,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學校上空隨風飄揚。至校門前,首先是傳統式的門樓,緊接著大門內,東西分別是收發室和保衛科,緊挨收發室東邊是由三層五間組成的設備齊全的教學實驗樓,實驗樓朝北有校辦工廠,在校辦工廠以西正對著北操場,北操場主要由六個籃球場構成。再由北操場以南,即北操場和校門之間,聳立著學校的教學重地“琢玉樓”——這三個字象徵藍田既產堅玉又有雕玉人,傳達征服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的原始動力。

這裡是全校師生每天活動的中心基地。它由有色冶金設計院設計,由蘭無崖建築隊施工,總建築面積達2800平方米,於1990年元月竣工的。這座樓總體有四層160間,由24個教室,兩個休息室,一個辦公室和兩側樓梯組成。每個教室除起碼設備外,備有6盞日光燈,燈亮之時光芒四溢,實為教與學的理想場所。

在琢玉樓的東側有新建的圖書館,它那宏偉的氣勢,是前所未有,它的建成將為北關中學全體師生的生活和教學大增色彩。與之相對應在琢玉樓的西側,有正在施建中的電教樓,它的外觀與圖書樓基本保持一致的風格,這所電教樓是我們學校在以段稼祥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它的建成將使我校有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步過渡到高層次的電教模式。

於是,這看似平凡的一橫二豎的建築群成為北中的心臟,引導著這1200多初生牛犢在人生的戰場上,努力地奮鬥著,以自己的行動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

北操場以北是高達三丈的水塔,它是北關中學生用水的源泉,在水塔同一線東是赫赫有名的“王清”大禮堂,是師生員工生活飲食的主要場所,這裡粗淡的農家普餐,曾哺育和正在哺育無數祖國建設中的精英。

其東是校辦工廠的大門,那個掛著“上班時間概不會客”的鐵門之內,創造著著名的藍田光學儀器,它是由學校前任校長段家祥工程師親自籌劃、發明和經營的校辦工廠,是學校教育資金的主要來源地。

其次在北操場以西有排球、足球場地,是體育運動的基地,沿著西操場小道向北是師生合院宿舍。學生在前,老師在後,儘管生活條件較差,但學校師生並未因此而士氣不振,他們以自己真誠和謙遜相互映印,組成了四化途中強大的生力軍,就是在這座古老的家學基地,每年至少有45%以上的學生進入高等學府。如:1994年參加高考900多人,跨入高校的已超過400多,這不能說不是藍田人民正在奮起直追,正在拋開傳統的枷鎖,向新的層次,新的天地邁進的步伐。

琢玉樓,藍田人民給予你以生機,你是藍田人民的希望,在你的護衛之下,藍田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學校地址

西安市藍田縣文化路

更名

2000年因香港著名實業家田家炳先生資助300萬元而更現名"西安市田家炳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