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貢

薩爾貢

薩爾貢(阿卡德),是古代阿卡德王朝的開創者,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常備軍的君主。他是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最早的統一者,古代近東地區最偉大的君主之一。阿卡德語的楔形文字,是巴比倫,亞述文字的先驅。

薩爾貢大帝

介紹

薩爾貢(Sargon,約公元前2316-2261年在位)
公元前24世紀阿卡德帝國的開創者,傑出的軍事統帥。
薩爾貢的故鄉是幼發拉底河畔的阿蘇皮拉努(Azupiranu),是阿卡德人的私生子,其母親是一位女祭司,他一出世就被其母親裝入葦籃遺棄在幼發拉底河中,葦籃沿河漂流,被菜園園丁阿克卡(Akka)撿到,並撫養成人(這一故事後來被運用於《聖經·出埃及記》開端有關摩西童年的故事中)。薩爾貢年青時做過園丁,後來被推薦給基什城邦的國王,成為其臣僚。由此可見薩爾貢在當時確實才能出眾,以其低賤的出身,仍能受到眾人的推舉和國王的賞識。(薩爾貢其實並不是名字,他的本意是合法的國王。)
這一時期兩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蘇美爾人蘇美爾人北部也居住著一些阿卡德人蘇美爾人是人類最早進入文明社會的民族,到公元前24世紀,形成了幾十個城市國家(城邦)。其中較大的城邦如拉格什、尼普爾、烏魯克基什烏爾等,包括婦女及奴隸有人口15萬,各城邦的公民人數從幾千人到數萬人不等。其軍隊以步兵為主,也有分為重裝兵和輕裝兵的,軍隊的基本編制為隊,每隊最多時有20-30人,以公民的職業編組並命名,如拉格什軍隊有農人隊、牧人隊等。普通城邦每次投入戰役一般只有幾百人。

篡奪基什王位

這一時期兩河流域各城邦已經進入列國爭霸的時代,基什一度成為北方的霸主。但在南方蘇美爾人的的溫瑪城邦出現了一位傑出人物——盧伽爾(蘇美爾國王)扎吉西(Lugal-Zaggisi)。盧伽爾扎吉西英勇善戰,帶領溫瑪軍隊先後征服了蘇美爾各城邦,並向北打敗了基什(又譯啟時),成為兩河流域的霸主,初步統一了兩河流域。但盧伽爾扎吉西的霸權在政治上還不成熟,或者說是他的條件還不成熟,只建立起了邦聯式的國家聯盟,而不是真正的帝國。不過他的征服戰爭給了薩爾貢以機會。
薩爾貢乘基什在戰爭中失敗,人民對國王失去信心的時機,於公元前2316年篡奪了基什的王位。薩爾貢懂得軍隊的重要性,在即位後組建起一支5400人的常備軍。這在當時是重大舉措,是他在日後統一兩河流域的基本力量。這裡除了薩爾貢過人的組織能力外,他曾擔任基什的大臣,熟悉基什的政治、軍事、經濟情況也是一個因素,而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基什本身就是強國,歷代積累下來的雄厚國力才是薩爾貢真正的基礎。
在這個歷史關頭,盧伽爾扎吉西正與蘇美爾最後一個不屈服的大國拉格什激戰,雙方戰況激烈,拉格什的不少“隊”都只剩下了幾個人,還出現了各種職業的人混編的“隊”,可見其損失的慘重。在此情況下,盧伽爾扎吉西沒有力量前去鎮壓薩爾貢,於是雙方展開談判。實力雄厚而又雄心勃勃的薩爾貢當然不會甘居人下,結果談判破裂。薩爾貢揮師南下進攻蘇美爾各城邦。
這時,盧伽爾扎吉西率領的溫瑪、烏魯克聯軍已經攻陷拉格什城,但拉格什城邦並沒有屈服。盧伽爾扎吉西只好率領他的大軍離開拉格什,前去迎擊南下的薩爾貢。盧伽爾扎吉西聚集了50個蘇美爾城邦的聯軍,人數估計至少在一、兩萬以上,與薩爾貢的5千軍隊展開激戰。但薩爾貢擁有一個秘密武器——他創立的常備軍。所以薩爾貢殲滅了疲憊的蘇美爾聯軍,俘虜了盧伽爾扎吉西,並將其作為祭品燒死,獻給了恩利爾神。

建立阿卡德帝國

之後,薩爾貢率領大軍繼續南下,深入蘇美爾腹地,經多年征戰,先後征服了烏爾烏魯克、拉格什等城邦,直抵波斯灣,統一兩河流域,後來又降服亞述,征服敘利亞地區和黎巴嫩山,直抵地中海,再向東擊敗埃蘭,建立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軍事帝國。薩爾貢在基什附近修建了阿卡德城,作為其首都。從此,薩爾貢建立的帝國被稱為阿卡德帝國,薩爾貢這一支閃米特人被稱為阿卡德人。薩爾貢建立阿卡德帝國後,改革政治,加強中央集權,委任總督統治其征服地區,又興修河渠,統一度量衡,發展經濟。
薩爾貢在阿卡德帝國建立後,繼續對外軍事擴張,向東進攻埃蘭,向西征服了今敘利亞和土耳其東部地區,有可能曾抵達地中海。他自稱“天下四方之王”,又稱為沙魯金(Sarrukin,“正義之王”)。薩爾貢大約死於公元前2261年,在位56年,史稱薩爾貢大帝。
如果說人民創造了歷史,那么英雄人物則改變了歷史。兩河流域的第一個帝國按歷史發展趨勢本應由蘇美爾人來創建,因為蘇美爾人在各方面都領先於阿卡德人,而且盧伽爾扎吉西也基本上做到了。但薩爾貢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使這場由南向北的統一變成了由北向南,使較落後的阿卡德人統治了先進的蘇美爾人。在這個意義上,薩爾貢確實是當時最突出的人物。

薩爾貢一世

薩爾貢一世,古亞述時期,大約公元前19世紀中期亞述城邦的伊沙庫(ishshiakum,意為“王公”)。伊沙庫的主要職責是領導神廟宗教活動和水利工程以及神廟居室的建設活動,這個職位是世襲的。而城市的行政與司法權力有烏庫魯主持,他由城市議事會選舉產生,絕大多數情況下伊沙庫和烏庫魯之職位均由一人執掌,後來演變成了國王。薩爾貢一世,正是那個時候亞述城邦的統治者。
關於薩爾貢一世,我們知之甚少,對他的了解僅來源於古亞述時期的亞述王表

薩爾貢二世

介紹

亞述帝國時期的傑出君主,他在位的時期是亞述帝國的鼎盛時期,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

使亞述進入了鼎盛時期

薩爾貢二世原是一名因戰功顯赫而得到提升的下級軍官,他利用迅速攀升的權勢篡奪了王位,被後世稱為亞述的拿破崙。他統治時期打敗了以色列、埃及,鎮壓了埃及支持的敘利亞和腓尼基等地的起義。薩爾貢二世使亞述帝國進入了鼎盛時期,他還以善於治國聞名於世。
他在政變中奪權上台,首先穩定亞述的內部局勢,緩和了國內矛盾。此後,便開始鎮壓被征服地區人民的起義,繼續向外發動侵略戰爭,他的征服戰爭主要是對南面的巴比倫,西面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北面的烏拉爾圖展開的。
當時巴比倫的人民不堪忍受亞述的吞併,梅羅達克·巴拉丹率領的迦勒底人驍勇善戰,以海濱葦塘沼澤地為根據地,和東邊的埃蘭人聯合,成為帝國心腹之患。而埃蘭擁有伊朗和中亞廣大地區,兵強馬壯,也是難對付的角色。就在薩爾貢二世即位第一年,巴比倫就在梅羅達克·巴拉丹領導下宣布獨立。

鎮壓了西方叛亂

薩爾貢二世立即出兵征討,但在巴比倫一時並未得逞,巴比倫問題還需在以後時機成熟時解決。同年,即公元前721年,西部又發生叛亂,薩爾貢二世只好暫時撇開巴比倫,揮師西向,迅速滅亡了以色列國,攻下了其都城撒馬利亞。次年,他又平定大馬士革和南方的拉庇胡城叛亂。
薩爾貢二世鎮壓了西方叛亂後,集中精力對付北方的強有力的對手烏拉爾圖。他也採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圍攻大馬士革的包抄戰略,先征服烏拉爾圖的同盟者亞述東部的山地人民,再於公元前714年,大舉進攻烏拉爾圖攻入其聖城穆薩西爾,擄走了神像,烏拉爾圖遭到了重大失敗。
到公元前710年,敘利亞、巴勒斯坦和東方扎格羅斯山區大部分在亞述統治之下,米底處於依附地位,烏拉爾圖也受重創,元氣大傷,埃蘭內部出現騷亂,無暇外顧亞述進攻巴比倫的時機已經成熟,但薩爾貢二世遭到梅羅達克·巴拉丹率領的巴比倫人和移居巴比倫各部落的頑強抵抗,直到公元前709年,巴比倫才被攻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