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孜村

位於新疆塔城市二工鄉,距市區1公里處,全村有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200人,有4個農業生產小組,人均耕地5餘畝,人均總收入4583元,耕地面積7600畝,,牲蓄存欄頭3600(頭只)。

基本信息

薩孜村  

 薩孜村位於新疆塔城市二工鄉,距市區1公里處,全村有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200人,有4個農業生產小組,人均耕地5餘畝,人均總收入4583元,耕地面積7600畝,,牲蓄存欄頭3600(頭只)。共有黨支部1個,黨小組4個,黨員42名,三老黨員9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團支部1個,團員15名。薩孜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中,為真正發揮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作用,薩孜村黨支部從強化道德教育入手,堅持以人為本、以群教群、以德治本的精神文明建設新思路,推行了“村民道德評議會”在村上道德評議會成了村民的“貼心人”、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好助手”。道德評議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頭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的新風尚。例如評議會會長劉保濟的女兒出嫁,在操辦婚事時,他做到“婚事簡辦”為大家帶了個好頭。為了使“三事新辦”得到村民特別是老年人的認可和擁護,評議會發出了倡議書,並舉行了“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百人簽名活動,承諾從自身做起,不搞迷信活動,囑咐家人解放思想、勤儉治家。“三事新辦”提出後,到目前為止,該村沒有一戶村民搞迷信活動,千年陋習不再,百姓一致叫好。在如薩孜村一組一村民不務正業,整日酗酒後打罵妻子,家裡窮得連生活都無法維持,家庭面臨著破散的危險。這時道德評議會找到他,給他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阻止他繼續賭博喝酒,並幫助他搞起養殖。目前,他和妻子的關係和好了,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道德評議會還積極協助村兩委會做好“文明村”、平安村”的創建工作,在村莊整治、環境衛生、宅基地分配、拆遷亂搭亂建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評議會的倡導下,薩孜村還開展了三學三比戶、環境清潔戶、鄰里團結戶、婚育新風戶和孝心戶等“五個文明示範家庭”的評選活動,使全村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文明新風蔚然成風。薩孜村的道德評議會評出了好家風,議出了文明好鄉風,促進村容整潔、鄉風文明。3年多來,評議會共處理事件38件,均得到了圓滿的解決。村民們描述如今的薩孜村是“尊老愛幼的多了、家庭矛盾少了;遵紀守法的多了、打架鬥毆少了;互幫互助的多了、鄰里糾紛少了;講文明的多了、蠻橫無禮的少了;科技致富的多了、打牌賭博的少了”。[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