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炳實

蕭炳實,1926年到燕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任燕京學報秘書和該校附屬女中歷史教師,1935年到蘇聯,其間與林漢達編寫《英漢大辭典》。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蕭炳實 (1900—1970) ,又名蕭項萍,萍鄉縣(今萍鄉市)人。考入浙江之江大學,靠美國教授MR.A.Wareh和岳父袁紹祖資助上學。1924年畢業後,留校任附屬高中國文教師。1926年到燕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任燕京學報秘書和該校附屬女中歷史教師,並在此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生平經歷

1925年到藝文中學(即今北京二十八中)任教務主任,與校長高仁山領導學生運動。高仁山被捕,他回到燕京大學附屬女中教書。1928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秘書長。不久市委機關被破壞,往廈門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員,公開身份是廈門大學教授。他將住所作為黨組織活動場所,所得薪水大部分用於交納黨費和接濟同志。1931年,福建省委遭破壞,他被當局通緝,與陶鑄等人到上海找黨組織,未果。後遇美國著名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經其介紹為蘇聯紅軍參謀部做情報工作,任遠東情報局副局長。利用其學識、地位結識國民黨高層知名人士,獲得不少重要情報,如第五次“圍剿”紅軍計畫,密攝於廬山會議其間蔣介石日記本。參與營救被國民黨關押的美國著名革命活動家牛蘭夫婦和革命志士劉仁、宋侃夫等。1935年到蘇聯,編《如何做情報工作》小冊子並譯成俄文,作為蘇軍學習材料,輪流在3個訓練基地講課。其間與林漢達編寫《英漢大辭典》。

1938年歸國,奉派到新疆、甘肅,以毛皮商身份,繼續蒐集情報。以3萬元資金在蘭州開辦畜皮公司。1943年因與蘇軍參謀部發生原則分歧而脫離工作,回家鄉教書。1949年3月,重新加人中國共產黨。醴陵解放前夕,參與策動全縣武裝起義,建立游擊隊,動員青年學生和工人、農民參軍參戰。11月,奉調赴京,先後擔任全國教育工會辦公室主任、全國教育工會副主席。“大躍進”期間,發表不同言論,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調中華書局任副總編輯,標點《二十四史》。“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走資派”“蘇修特務”。其間,實事求是,為300多位同志寫出證明材料。1970年去世。1976年6月被平反昭雪。

民國人物(四)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