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縣誌稿

蕭山縣誌稿

《蕭山縣誌稿》是 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蕭山縣誌稿》內容簡介:蕭山為吾浙一大古邑,地濱錢塘,乃貫通浙東西之要衢,交通順暢,商業繁興,山水秀麗,物產豐盈,人文薈萃,精英輩出。如此大邑,何得無志以記事乎?稽宋元以來,志事勃興,據一種統計:兩宋時期全國各級志書達六百餘種,而以江浙為盛,惜散佚者多,傳於今者,不超過三十部,而蕭山是否有志,未見載籍。明初蕭山事務,始見於郡志,唯尚無單行一志。蕭山之獨立成志,肇端於明,“宣德、弘治、正德、嘉靖,凡數修輯。遠者六十餘年,近者僅十餘年,明代修訂,可謂綦勤”(楊士龍再跋),今所見者有嘉靖林修《蕭山縣誌》六卷(今有膠捲本及抄本)及明萬曆劉修《蕭山縣誌》六卷(現存殘卷)。清繼明後,有康熙鄒修《蕭山縣誌》二十一卷、劉修《蕭山縣誌》二十一卷及乾隆黃修《蕭山縣誌》四十卷。其後垂百八十餘年,未見續修。辛亥鼎革,萬象更新。民國三年,縣知事彭延慶有鑒於民國肇建,百業待舉,諸多事務已非舊志所能及,遂立意邀鄉老賢士,創意修志。經略多年,粗成規模,而彭令離任他調,人去政息,成稿束之高閣,漸有散落。迄民國九年,陳氏曾蔭來蕭主政,重加董理,謀付剞劂,亦未蕆事。直至民國二十四年張宗海氏來掌縣事,深知志書之要,立意成書,乃整舊稿,“闕者補之,贅者刪之,訛誤者更正之,錯雜者理董之;凡四閱月而稿定,檢付手民,刷印成書”(張宗海序),即今之民國二十四年本《蕭山縣誌稿》。

目錄

檢索目錄

《蕭山縣誌稿》(民國二十四年本)整理前言

整理凡例

《蕭山縣誌稿》(民國二十四年本)

卷首

卷一·疆城

卷二·山川

卷三·水利

卷四·田賦(上)

卷五·田賦(中)

卷六·田賦(下)

卷七·建置(上)

卷八·建置(下)

卷九·古蹟

卷十(上)·學校

卷十(下)·學校

卷十一·紀事

卷十二(上)·縣屬各官表

卷十二(下)·官師

卷十三·選舉

卷十四·人物(一)

卷十五·人物(二)

卷十六·人物(三)

卷十七·人物(四)

卷十八·人物(五)

卷十九·人物(六)

卷二十·人物

卷二十一·人物

卷二十二·人物

卷二十三·人物

卷二十四·人物

卷二十五·人物

卷二十六·人物

卷二十七·人物

卷二十八·瑣聞

卷二十九·瑣聞

卷三十·藝文

卷三十一·藝文

卷三十二·藝文

卷三十三·藝文

卷末·舊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