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大浦新農村建設試驗區

蕪湖大浦新農村建設試驗區,是現代農業萬畝標準化良田、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在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將吸納千餘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催化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助推具有高素質新型農民的形成,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

簡介


安徽蕪湖大浦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現代農業萬畝標準化良田、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開工儀式暨大浦綠洲開園典禮”2010年2月1日隆重舉行。省領導孟富林、郭萬清、吳昌期、陳瑞鼎、季昆森、劉生、劉正宗、張鋒生、李傳銀陳良剛,市領導陳樹隆、楊敬農、臧國寅、丁祖榮王滄江、李鏗、汪健,縣領導鳳劍鋒、徐昌華、楊梅生、胡錫濤、羅勇,魯班集團董事長汪錫文及企業嘉賓等數百人出席了典禮。
2月1日上午10時58分,大浦試驗區現代農業萬畝標準化良田、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開工儀式在葡萄園試驗區拉開帷幕,領導及嘉賓集體參觀了葡萄園、環湖路、安置房、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等項目,就新農村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大浦新農村建設試驗區予以了充分肯定。大家品嘗了大浦綠洲新農業精選成果,對大浦新農村建設具體情況進行了討論與交流。
為積極回響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安徽魯班集團以“工業反哺農業”,以“政府引導,企業運作,村企共建,政策創新,產業推動”的全新模式建設大浦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試驗區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將建成現代農業孵化基地、國家級生態旅遊度假休閒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新型農民培訓基地、國際安全農副產品國際交易物流中心、綠色食品工業園、新型農民社區六大功能區。
編輯本段
組成
大浦鄉村世界是試驗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實施後,將會形成以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產業化為運營基礎,以旅遊觀光、鄉村體驗、田園度假為提升,以科普教育體驗為重心的運營新局面。
大浦試驗區現代農業萬畝標準化良田,是安徽魯班集團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壯大特色農業,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發揮農業基地的孵化作用而做出的一次大膽嘗試。現代農業萬畝標準化良田以高科技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標準化生產為載體,以著力打造農業品牌為契機,以實現農業高效和農民增收為核心。該項目由優質水稻種植區、特種水產養殖區、池湖觀光遊覽區及入口與服務區組成,建成後將集展示性、生態性、可持續性於一體,充分體現規模化、科技化、產業化等現代農業的諸多特徵,為南陵縣乃至周邊地區農業生產要素資源的整合提供示範作用和推廣經驗。
作為試驗區主推項目之一,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通過4D影院及聲、光、電、仿生態模擬等高科技手段營造出蝗災、地震等逼真的自然災害場景,並利用大浦豐富的水資源,運用科技手段營造出海嘯場景,讓體驗者在切身體驗中學會自我保護及自救方法。基地以知識體驗、場景體驗、自救體驗、設施體驗為主要分類,建立了一個具有逼真感官體驗和災害認知教育的主題基地。中國是作為農業大國,因傳統農業不夠發達,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農業自然災害教育體驗基地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讓人們在教育中體驗、在體驗中受教育,具有趣味性、教育性、體驗性,在農業旅遊中實屬首創,打造了中國鄉村旅遊的新模式。
大浦綠洲生態美食園是華東地區第一家超大型、全天候生態餐廳,位於大浦鄉村世界主入口左側。生態美食園總占地3萬平米,其中包含5千平米科普植物園。大浦綠洲是融展示、科教、觀光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態飲食集合地,搭建了一個展示現代農業精品成果的平台。生態美食園菜品大部分取材於占地面積850畝的有機果品園、果蔬園、龜鱉水產養殖園,以及年產量達1900噸的食用菌基地。
編輯本段
意義
大浦試驗區,通過建設發展,將徹底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改變農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解決農民就業問題,促進農民增收,積極探索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打造一個具有示範意義的新農村建設模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