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茶

蕁麻茶

蕁麻籽榨的油,味道獨特,有強身健體的功能。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蕁麻全草可以入藥,其味苦、辛,性溫,有小毒。 用蕁麻搗碎外敷,治毒蛇咬傷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相當有效。

介紹

科別:蕁麻科
別名:
英文名:Nettle
學名:Urtica fissa E.Pritz.
利用部位:葉、莖
產地:生於山地林中或路邊。

特性

莖高60-100厘米,生蟄毛和反曲的微柔毛。葉對生;葉片寬卵形或近五角形,長及寬均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近掌狀淺裂,裂片三角形,有不規則牙齒,下面生微柔毛,沿脈生蟄毛;葉柄長1—7厘米;托葉合生,卵形。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長約達10厘米,生稀疏分枝,在雌雄同株時生雌花序之下;雄花直徑約2.5毫米,具4花被片;雌花序較短,分枝極短;雌花小,長約0.4毫米,柱頭畫筆頭狀。
蕁麻茶

蕁麻的英文名稱源自意指“針”的古代英文,是一種莖上長刺的植物,特徵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鐵質。據說用成束的蕁麻葉拍打身體,可緩和過敏性皮膚炎和風濕。
安徒生的童話《野天鵝》中有個王后紡蕁麻線的場景,因為她的十一個哥哥變成了野天鵝,她要解除他們身上的魔咒。由此可知,古代的人常採用蕁麻莖部的纖維織布。

功效

蕁麻茶
國內外的科研成果證實,蕁麻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和農作物,可供纖維、食物、藥物和優質飼料。蕁麻的莖皮纖維韌性好,拉力強,光澤好,易染色,可作紡織原料,或制麻繩、編織地毯等。
蕁麻的莖和口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各種微量的磷、鎂、鐵、鋅、錳、矽、硫、鈣、鈉、鑽、銅和鈦等元素。其營養價值不亞於苜蓿三葉草豆類等飼料作物,對於牲畜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是優質飼料。每年夏秋,將蕁麻收割回來,經晾曬,切碎,用開水煮過,拌些麩皮之類的精料,即可餵豬。不出十天半月,豬身上就油光發亮,開始明顯地肥胖起來。盛夏,正值蕁麻枝葉繁茂的時候,草原上的牲畜是不願意光顧它的。可是,到了秋霜以後,特別是籽實纍纍的冬春時節,蕁麻莖葉里的苦澀味大部分已消失以後,牛馬駝羊卻是競相採食它。  蕁麻還可食用。國外俄羅斯等國十分重視對蕁麻的研究和利用,已取得很大成績。除已用於紡織、榨油、飼料、藥物外,還用蕁麻的莖葉烹製加工成各種各樣的菜餚。有涼拌、湯菜、烤菜、蕁麻汁、飲料和調料等。蕁麻種子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接近大麻向日葵亞麻等油料作物。蕁麻籽榨的油,味道獨特,有強身健體的功能。  俄羅斯酉伯利亞農科所科學家維克托·博加奇科夫,經過25年之久的試驗研究指出:“蕁麻是有價值的農作物,應當廣泛用作飼料,大力開闢專門的蕁麻種植場。”目前,俄羅斯及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有野生蕁麻400多萬公頃。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蕁麻全草可以入藥,其味苦、辛,性溫,有小毒。具有祛風定驚、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產後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蕁麻疹初起、蛇咬傷等。宋代《圖經本草》早有記述。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蕁麻,……其莖有刺,高二三尺,葉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藥。上有毛芒可畏,觸人如蜂蠆蜇蠢,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魚。氣味辛、苦、寒,有大毒。主治嘔吐不止。蛇毒,搗塗之。風疹初起,以此點之,一夜皆失”。因此,農牧民把它視為珍寶。用蕁麻搗碎外敷,治毒蛇咬傷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相當有效。幼株的乾葉是一些藥劑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許多疾病的醫治都離不開這些藥物。
注意事項:
[複方]
帶微酸的濕潤風味,對過敏性皮膚炎有效
蕁麻茶1/2匙 德國甘菊1匙 玫瑰果1/2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