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內容介紹

國民黨黨史大佬蔣永敬反思國民黨為何丟掉大陸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威望地位達到頂峰,為何只短短四年,就敗走台灣?
國共戰場上,為何那么多國民黨高級將領轉而投誠?這一舉措對戰局有什麼影響?
偏隅台灣的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失敗有何檢討?
1950年,已經是共產黨治下的浙江省,蔣介石怎樣做到了在舟山全身而退?
從1945年8月,中國對日抗戰勝利,到1949年12月國府撤退,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由和談而至戰爭,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帶來中國巨大的變化,由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變為共產黨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這一巨大變化的因素,固甚複雜,而國共兩大領袖——蔣介石、毛澤東的意志和主導,實具關鍵性。本書即是圍繞這個問題來做探討,期對這一變化的過程進行了解。
史料運用上,本書除充分利用蔣氏日記外,並以國共兩方檔案資料,以及其他相關人士的日記和著述,互為印證,構成本書的主要基礎。

作者介紹

蔣永敬
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纂修、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等職。
著有:《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孫中山與胡志明》《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胡志明在中國》《鮑羅廷與武漢政權》《中國思想家——孫中山》《民國胡展堂先生年譜》《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抗戰史論》
劉維開
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中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副主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著有:《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
編有:《中國國民黨職名錄》《羅家倫先生年譜》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和談經緯(上)重慶會談毛澤東志在華北與東北
停戰協定美助蔣介石先圖關外
第二章 和談經緯(中)政治協商結果國共反應不同
整軍方案中共另有“暗盤”
東北停戰協定戰而不停
第三章 和談經緯(下)施展拖延戰術談而不和
為宣傳而談判教育人民
綜論
第四章 安內圖外一箸失全盤敗
先安關內,再圖關外
蔣介石悲觀局勢“幾於痛哭”
毛澤東說:“蔣介石來勢很兇”
蘇聯、中共態度由硬而軟
“一盤好棋”攪成“一盤歹棋”
第五章 和戰兩難關內全面停戰 關外全面接收
蘇軍支持共軍阻撓國軍接收
美援落空蔣馬分歧 回頭再安關內
和戰兩難兩頭落空
第六章 挫折年代1946年的戰果
國共雙方兵力概況
魯南戰場之受挫
東北共軍第五次攻勢
動員戡亂全面動亂
政治之腐化 通貨膨脹與經濟恐慌
中共的“第二戰場”
士氣低落與軍紀敗壞
第七章 崩潰年代軍事走向崩潰
毀滅性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金融的崩潰 國民黨內訌蔣氏下野 結語
第八章 進退兩難六屆臨時中全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次會議經過
中常委談話會 第二次會議經過
結語——會議之檢討
第九章 國府撤退行政院南遷廣州 廣州—重慶—成都
從成都到台北
結語
第十章 舟山撤防舟山戰略地位的提升 蔣介石對舟山防衛的加強
舟山撤軍之決定與執行
結語
第十一章 檢討總結蔣介石對1949年失敗原因之檢討分析
檢討大陸失敗原因之意義與目的
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