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年譜

蔣介石年譜

《蔣介石年譜(1887-1926)》原由蔣介石的訓蒙老師兼秘書毛思誠所撰,原題為《蔣公介石年譜初稿》,封面蓋有“秘密”字樣,是蔣介石親自審定修改的“原稿秘本”。20世紀30年代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為名出版。 《蔣介石年譜(1887-1926)》分為三編:第一編“韜晦時期”(1887年蔣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第二編“黃埔訓練時期”(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第三編“北伐開始時期”(1926年1-12月)。

內容介紹

本書系毛思誠所撰,原題為《蔣公介石年譜初稿》,封面上蓋有“秘密”字樣,是蔣介石親自審定修改的原稿秘本。全稿分為三編:第一編,從1887年蔣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為“韜晦時期”;第二編,從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為“黃埔訓練時期”;第三編,1926年1月至12月為“北伐開始時期”。此稿後又幾經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時,改名為《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並將原來的編目改為八編:第一編,“幼年時期”(1887—1895年);第二編,“少年時期”(1896—1904年);第三編,“留學時期”(1905—1910年);第四編,“光復時期”(1911—1912年);第五編,“違難時期”(1913—1916年);第六編,“韜養時期”(1917—1923年);第七編,“黃埔訓練時期”(1924—1925年);第八編,“北伐開始時期”(1926年)。此書與本書秘本內容基本相同,但本書保存著蔣介石刪改的親書筆跡,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研究蔣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惟本書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後的記述殘缺,所以我們在編輯時與《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一書互校,凡蔣介石刪改的重要文字,均照錄原文,並加注說明;殘缺部分,則以《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的有關記載補足之,以便讀者參考使用。

本書是國內公布的有關蔣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於原撰者的政治局限,存在著對蔣介石的虛美、掩惡以及對共產黨人的污衊之詞,希讀者善自鑑別之。

作者簡介

毛思誠(1873—1940),原名裕稱,字彩宇,號勉廬,奉化剡源鄉岩頭村(今屬班溪鎮)人。早年為秀才。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設學館,二十八年為蔣介石訓蒙老師。

1925年4月,應蔣介石邀,任黃埔軍校秘書處少校秘書,兼校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次年任廣東潮陽縣長,8個月後辭歸。1927年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中校秘書、總司令辦公廳文書科上校科長、國民革命軍戰史編纂委員會常委、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秘書等職。1934年7月任監察院監察委員,七七事變後歸里。1931年為蔣介石編成《自反錄》。1940年7月在奉化病逝。

他工文能詩,蔣介石曾將手卷、日記、畢業文憑、公牘等交他收藏,新中國成立後,由其孫毛丁捐獻國家,入藏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有《蔣公介石年譜初稿》、《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蔣介石大事年表》,另著有《評註國文》、《性靈詩》等。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集中保管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歷屆中央政權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檔案的國家級檔案館。館藏檔案卷帙浩繁,檔案形式主要為公務文書,此外還有照片、圖片、手稿等。它們不論在史學研究、工作參考還是在文物考證、藝術鑑賞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