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年譜

圖書簡介

作者: 李永春 編著
出 版 社:
  • 出版時間: 2008-10-1
  • 字數: 459000
  • 版次: 1
  • 頁數: 369
  • 印刷時間: 2008/10/01
  • 開本: 16開
  • 印次: 1
  • 紙張: 膠版紙
  • I S B N : 9787811280302
  • 包裝: 平裝
定 價:¥42.00

內容簡介

《蔡和森年譜》是首次詳細記述近代中國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蔡和森的經歷、活動、思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年譜所據史料,大部分為歷史檔案和文獻、報刊上發表的文章。
年譜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資料性、學術性、思想件、傳記性相統一為方針,以翔實可靠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為主要依據,結合認真的調查訪問和反覆的考證研究,並汲取了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觀真實地記述了蔡和森的生平、經歷、思想和實踐活動。寫作上採取客觀陳述的方法,一般不作評論。
關於編撰體例作如下幾點說明:
一、蔡和森是本年譜譜主,書中敘述譜主的活動,一般省略主語。
二、本年譜按年月日順序逐條紀事,少數條目根據需要採用紀事本末方式撰寫。一條中包括不同月日多次活動的,開頭用第一次的時間,其餘各次的時間在行文中出現。同一時間有多條內容的,在第一條開頭寫明時間,余則用“△”號表示與第一條時間相同。
三、凡日期確實的,註明月日,日考訂不清的一般寫旬,旬考訂不清的寫月,月考訂不清的寫季,季考訂不清的寫年,年考訂不清的不紀或根據特別情況加以註明。用旬、月、季表述的條目,一般放在該旬、月、季的末尾,有的則視情況酌定。只能判定時間為某年的條目。一律放在年末。
四、本年譜適當反映了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或與譜主有關的大事,按時間順序排列在文中。
五、紀事或詳或略,根據資料價值而定。
六、本年譜對於文中涉及的某些人和事,作了簡略的注釋。

作者簡介:

李永春,1968年12月生,湖南益陽人。1990年獲湘潭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1999年在湘潭大學中共黨史專業學習並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湖南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和湖南地方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出版《(少年中國)與五四時期社會思潮》、《蔡和森思想論稿》(合著)等論著,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目錄

出版說明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8年
1899年
1900年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1895年 誕生
3月30日 出生於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雙姓蔡林,名穌仙,字潤寰,號澤膺,學名彬。
據宣統二年(1910年)所修《湘鄉永豐蔡林氏族譜》,蔡和森的十一世祖為世居福建省莆田縣的蔡朝順,配氏陳。朝順公生子仕職,配朱氏,妣氏蔡;生女環英,適莆田縣林舒國。仕職之長子開臣,妣氏張,康熙十年(1671年)大水災後,奉母率眷遷居湘鄉縣永豐鎮人壽總季家巷(今雙峰縣城關鎮文星街)。因此蔡什職與蔡開臣為蔡姓遷湘之一世二世祖。林舒國之次子林子亦,妣氏李。蔡開臣因為無子,遂撫表弟林子亦次子清生(原名孝清,字啟秀)為繼,取雙姓蔡林,故譜稱九世祖林國清。康熙十年(1671年)大水災,林國清12歲成為孤兒,隨表叔蔡開臣逃荒到湖南湘鄉永豐鎮。“緣開臣夫婦無嗣,撫若已子,為之教養婚娶,恩義備至。公不忍忘,遂承其祀,以蔡林為氏焉,則我族之派衍自此始矣。”從此,蔡林家按“清、琦、志、百、代,興、隆、錦、澤、長”班次,世居永豐鎮,開設蔡廣益醬園兼南貨店,以經營“永豐辣醬”聞名。因為永豐辣椒質量上乘,蔡家祖傳制醬技術精湛,所以“永豐辣醬”年久不腐、香甜可口,是健脾開胃之佐餐佳品,遠銷全國各地。蔡家因之獲利頗豐,成為當地少有的殷實人家。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