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風箏

蓋州風箏

蓋州風箏造型逼真、生動,多取材於民俗。風箏“化蝶”就是根據民間傳說“梁祝化蝶”的故事設計製作而成。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將傳統的硬翅風箏上下翅對稱的特點改為適合“蝶”的造型要求,即上寬下窄的不對稱造型。並且在上翅邊緣增加了一處“衣袖”,在造型上更加貼近了“蝶”形,使化蝶的寓意更為突出,成為蓋州風箏的代表作。 

起源

蓋州風箏蓋州風箏

蓋州風箏起源於清代,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蓋州風箏傳承與發展受到了嚴重製約。建國後,以“趙氏風箏”等流派為代表的蓋州風箏傳統手工技藝再放異彩。風箏對於蓋州百姓來說,是休閒生活的一部分,而蓋州風箏藝術則具有獨特的民俗價值。

蓋州風箏是當地鄉土民俗、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由於滿漢雜居的歷史文化背景,使蓋州風箏體現出遼南滿族與漢族鄉民的審美情趣與風俗習慣。蓋州風箏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風箏製作工藝流派之一。蓋州風箏製作者精湛的手工技藝,備受海內外專家好評。正因為如此,蓋州風箏屢獲大獎,比如:第二屆、第四屆北京國際風箏賽會“優勝獎”;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奇能絕技表演獎”;在文化部及東北三省民間美術展上獲得“突出貢獻獎”。

特點

蓋州風箏造型逼真、生動,多取材於民俗。風箏“化蝶”就是根據民間傳說“梁祝化蝶”的故事設計製作而成。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將傳統的硬翅風箏上下翅對稱的特點改為適合“蝶”的造型要求,即上寬下窄的不對稱造型。並且在上翅邊緣增加了一處“衣袖”,在造型上更加貼近了“蝶”形,使化蝶的寓意更為突出,成為蓋州風箏的代表作。

蓋州風箏的主要類別有大、中、小及微型之分,形制上有硬翅、軟翅、平面、立體、板式、串式、摺疊式、組合式等不同的類別。蓋州風箏造型多以花、鳥、蟲、魚為主,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中的藝術形象也經常成為蓋州風箏的創作題材。蓋州風箏保留了傳統風箏藝術的民俗特點,體現和適應了遼南和東北地區民族、民俗的欣賞習慣。

蓋州風箏工藝精細,製作者先將準備製作的風箏在紙上勾畫出草圖,然後依據圖樣尺寸下料。使用材料大部分用竹子做骨架,也有用高粱稈做骨架的。在結構上,蓋州風箏強調精化、合理。製作者會將選好的毛料或用蠟燭,或用炭火烤製成型。然後採用“叨線”捆綁法,將風箏骨架綁好,之後便進行裱糊。蓋州風箏多以薄棉土布作面料,由於面料有一定的厚度,上色後色彩會呈現出飽和效果。

蓋州風箏多採用手繪方法,如“梁祝”風箏,是墨繪線條,墨線畫好後,待其乾透,再上色並稍加膠液,這樣不易褪色。給風箏上色主要採用黑、白、灰對比的手法。由於對比合理、適當,使風箏色彩艷麗、明快,具有鮮明的個性。風箏顏色上好後,即可拴線,人物硬翅風箏上線與上翅平行,下翅向上收攏,自然形成三角形,在翅外一點,系好扣即可。接下來就是放飛調試。

發展

蓋州風箏活動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從清末至今,蓋州風箏手工技藝的傳承群體主要是以“趙氏風箏世家”傳承人趙秉泉以及段洪義劉惠文、薛成波、孫文斌為代表。趙秉泉的祖父趙永邦於清代末期,在家傳的基礎上擅長描繪肚兜、鞋頭、枕頂圖案,並能做一手漂亮的風箏。第二代傳人趙福仁擅做各種兒童玩具,也擅制風箏,他製作的“劉海戲金蟾”風箏造型生動,色彩鮮艷,翅外金錢隨風轉動,深受人們喜愛。趙永邦的第三代傳人趙秉泉,自幼酷愛美術,九歲時,便在家傳基礎上自己動手製作各式風箏,被譽為“風箏大王”。

“趙氏風箏世家”僅有少數傳承人。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傳承人僅有三五位在世。因此,此項技藝的傳承已面臨危機,近年來,省、市有關文化部門對蓋州風箏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為了保證蓋州風箏傳統工藝能夠傳承下去,蓋州制定了“五年計畫”,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方案。今年有關部門還將編輯出版《蓋州風箏圖譜》。

現狀

跟很多傳統手工技藝一樣,趙氏風箏目前也陷入了傳承難、銷售難的困境。“何處兒童閒理線,爭牽線鳶舞斜陽。”這是蓋州詩人於天墀描寫清末時期兒童閒時放風箏的景象。可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風箏的美好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趙秉泉算了一筆賬:扎制一隻做工精良的普通風箏,一個人最少要一個星期,但這樣做出來的風箏卻賣不出價錢。“現在的小孩都玩電腦、打遊戲去了,所以別說手工風箏了,就是用機器批量生產,日子也不好過。”趙秉泉的語氣里透著明顯的無奈:趙氏風箏走到今天,歷經三代人的改良,其工藝的精良程度遠非當初為了餬口而製作的玩具可比,然而工藝價值的提升卻未能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

蓋州風箏蓋州風箏

失去了市場這個原動力,傳承難也就在所難免。父子相承的傳統傳承方式面臨斷鏈危機,趙家三代兢兢業業守護的祖傳手藝前景並不樂觀。雖然趙秉泉的妻子、兒子都會做風箏,但整天忙於生計的兒子無暇坐下來跟他認真學,更談不上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