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城址

蓋州城址即在今蓋州市內,原建城時四周有圍牆,長方形城址。 蓋州城址即在今蓋州市內,原建城時四周有圍牆,長方形城址。 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蓋州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百科名片

蓋州城址即在今蓋州市內,原建城時四周有圍牆,長方形城址。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蓋州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簡介

蓋州城址即在今蓋州市內,原建城時四周有圍牆,長方形城址。
蓋州城的磚石城牆是明洪武年間指揮吳玉創建。《奉天通志》卷八十七,建置一,城堡載:“蓋平縣縣城,《全遼志》:蓋州衛城,遼辰州舊址。洪武五年,指揮吳玉創建。九年靖邊侯開廣南面,砌磚。方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周圍五里一百二十七步,門三:東順清,南廣恩,西寧海,俱有樓。嘉靖甲子,管屯指揮盧沛,築敵台於城垣之四角。《方輿記要》:蓋平衛,控扼海島,翼帶鎮城,井邑駢列,稱為殷阜。編者以為遼東根抵充矣。《盛京通志》:蓋平縣城即明蓋州衛城。乾隆四十三年重修。《蓋平縣誌》:治城分東街、南街、東關、西關”。
蓋州城址古城牆遭到破壞,僅北牆北段保留較好。城周長3260米,石條壘砌的城基寬8.5米,頂寬7.75米,青磚砌面,中間夯土。上帝廟和鐘鼓樓仍保留在城內,城外的護城河還有遺蹟可尋。
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蓋州城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