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化研究

《蒙古族文化研究》是2007年7月1日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朋·烏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草原文化的民族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不斷融匯現代文明的過程中,使自身得到延伸、升華,實現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現了草原文化作為現代文明重要載體的時代風貌。以草原上千百年來盛行的傳統節日那達慕來說,已經被賦予了時代內涵,它所要展示和表達的已經不單是草原人們的娛樂競技,而是增強了文化與生產、商貿、旅遊等經濟生活的聯繫,極大地豐富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內涵,實現了草原文化與現實生活的對接,更加凸顯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在現實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節慶、旅遊、祭祀、娛樂、餐飲、醫藥、服飾、工藝、歌舞、文學藝術等都在實現與現代文明之間雙向互需的有機結合。草原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吸納現代文明的成果,實現發掘、更新、重構以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現代文明也在與草原文化的結合中獲得新的實現領域和形式。

目錄

第一章 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第一節 13世紀以前原蒙古人的歷史與文化

第二節 大蒙古國和元朝時期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第三節 北元時期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第四節 清代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第五節 近現代蒙古族的歷史與文化

第二章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 蒙古族語言文字

第二節 蒙古族風俗

第三節 蒙古族藝術

第四節蒙古族文學

第五節 蒙古族歷史學

第六節 蒙古族的科學技術

第七節 蒙古族宗教

第三章 蒙古族的遊牧生產方式及其特點

第一節 蒙古族遊牧生產方式的形成

第二節 蒙古族的遊牧生產方式

第三節 蒙古族傳統畜牧業生產技術

第四節 遊牧經濟的脆弱性

第四章 蒙古族家庭及生產組織結構研究

第一節 家庭結構

第二節 親屬關係

第三節 古代蒙古族的生產組織

第五章 遊牧經濟對蒙古族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影響

第一節 遊牧經濟與古代蒙古族經濟制度

第二節 遊牧經濟與草原民族政治制度

第三節 遊牧經濟與草原王朝的興衰規律

第四節 古代遊牧社會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衝突

第六章 遊牧經濟與蒙古族古代軍事文化

第一節 古代蒙古族的軍事組織及其軍備

第二節 古代草原民族及蒙古族的軍隊訓練方式

第三節 遊牧經濟與古代草原民族的軍事優勢

第四節 古代蒙古族的戰術特點

第七章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 堅忍不拔的執著性

第二節 關愛生命的普惠性

第三節 包容異己的開放性

第四節 遵循規律的開拓性

第八章 蒙古族傳統價值觀和審美觀研究

第九章 蒙古族與外來文化交流模式研究

第十章 關於成吉思汗的文化研究

第十一章 從取名習俗的變化看蒙古族論的變遷

第十二章 近現代蒙古族佛教信仰淡化的原因

總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