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素類

用法用量:治療肝炎:成人每次0.1~0.3mg,1日3次,飯後服。 【性狀】本品為類白色的片;味苦。 天然葫蘆素具有大量的生物、醫藥活性。

葫蘆素

藥物名稱:葫蘆素
英文名稱:calebassine;cucurbitacin
說 明:片劑:每片0.1mg。
葫蘆素I:CUMINALDEHYDE(SG)枯茗對異丙基苯甲醛
CUMINYLALCOHOL(SG)枯茗醇
葫蘆素E:CUCURBITACINE(SH)
葫蘆素屬於19-甲基出現在C-9位上的一類四環三萜化合物,主要分布於葫蘆科植物中,在十字花科、玄參科、秋海棠科、杜英科、四數木科等高等植物及一些大型真菌中也有發現。
功用作用:本品對逆轉細胞免疫缺陷,激發細胞免疫功能,阻止肝細胞脂肪變性,抑制肝纖維增生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能消退黃疸,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麝濁、鋅濁,消除腹水,改善蛋白代謝。臨床可用於慢性遷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治療肝炎:成人每次0.1~0.3mg,1日3次,飯後服。兒童酌減。療程一般為2個月。
注意事項
(1)部分患者在治療初期有納差、噁心等輕微胃腸道症狀,對症處理後一般不影響治療。
(2)劑量不得隨意加大。
(3)孕婦及嚴重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的片;味苦。
【功能主治】
解毒清熱,利濕退黃。用於濕熱毒盛所致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原發性肝癌的輔助治療。
天然葫蘆素具有大量的生物醫藥活性。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以往學術界認可的葫蘆素化學結構分類顯得凌亂無序。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邱明華帶領科技人員,一直從事葫蘆科等植物中天然葫蘆素化學結構的研究。最近,該小組在發現的一系列新型葫蘆素的基礎上,研究了229個幾乎所有的葫蘆素類化合物,提出了新的結構分類模式,由此前的5類結構類型重新分為12類,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該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發表在今年NaturalProductReports雜誌第3期上。據悉,該期刊是在天然產物研究方面最為權威的刊物之一,其影響因子在2003年為7.5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