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風景區

葡萄溝風景區

從吐魯番市遙望火焰山,赤砂灼灼,草木不生。但火焰山峽谷中距市區約15公里的葡萄溝,卻別有洞天,景色秀麗。與溝外形成鮮明的對照。一進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溝谷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百果園”。

基本信息

簡介

葡萄溝風景區葡萄溝風景區

從吐魯番市遙望火焰山,赤砂灼灼,草木不生。但火焰山峽谷中距市區約15公里的葡萄溝,卻別有洞天,景色秀麗。與溝外形成鮮明的對照。一進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溝谷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百果園”。春季,繁花似錦;盛夏,碩果纍纍。溝中藤蔓交織,曲徑通幽,串串葡萄,舉手可及。葡萄溝南北長約8公里,寬半公里,居住著維吾爾、回、漢三個民族共約6000多人。現有耕地400餘公頃,葡萄種植面積即達220餘公頃.溝中產無核白葡萄、馬奶子、玫瑰紅、比夾乾、喀什哈爾、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品種.此外還有果酒廠生產的多種葡萄酒、葡萄罐頭等。
迷人的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這是一條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的峽谷。人工引來的天山雪水沿著第一人民渠穿溝而下,潺潺流水聲給葡萄溝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兩面山坡上,梯田層層疊疊,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鬱鬱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在這綠色的海洋中,點綴著桃、杏、梨、桑、蘋果、石榴、無花果等各種果樹,一幢幢粉牆朗窗的農舍掩映在濃郁的林蔭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乾的“蔭房”排列在山坡下、農家庭院上,別具特色。夏天,溝里風景優美,涼風習習,是火洲避暑的天堂,旅遊季節,中外賓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風景秀麗的葡萄溝,以盛產優質葡萄而聞名中外。1994年溝里種植葡萄315.6 公頃,生產鮮葡萄8601噸。這裡主要種植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哈爾、日加乾、瑣瑣等13個品種。其果實呈球形、卵形、橢圓形等,有的葡萄晶瑩如珍珠,有的鮮艷似瑪瑙,而有的綠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綠欲滴的鮮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這裡生產的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美稱,其含糖量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無核白鮮葡萄晾制的葡萄乾,含糖量高達60%,被人們視為葡萄中的珍品。
葡萄溝,是火洲的“桃花源”。溝里四處都有令人嚮往的地方,一是葡萄溝接待站。這是為中外賓客開闢的遊覽場所,依山旁水,安靜、幽雅,景物天成,數條葡萄長廊深邃、幽靜,有的遊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盡情觀嘗珍珠般的葡萄,有的遊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嘗鮮葡萄。長廊盡頭碑石上葡萄溝三個鮮紅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遊人爭先恐後在此照相留念。園內有民族風味的食堂,有賣工藝品的蒙古包,還有划船遊玩的地方。二是葡萄山莊。這是葡萄溝里設備齊全、級別較高的度假村。這裡有高檔次床位120個,有供120人就餐的飯廳,還有卡拉ok廳、游泳池等。三是吐魯番葡萄展覽館。四是吐魯番維吾爾族民居民俗館。五是中新公司,該公司是以葡萄為主要原料生產葡萄酒和飲料的中外合資廠家。六是葡萄鄉的度假村。

歷史文化

每年八月,吐魯番都會舉辦葡萄節。吐魯番葡萄節最早是為紀念絲綢之路開通2100年而舉辦的,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長達4000多公里,僅在新疆境內就有2000公里長,南、中、北三線橫貫新疆全境。吐魯番位於絲路中道要衝,是名聞遐邇的歷史重鎮,自西漢以來,長期是我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葡萄節期間還舉辦各種豐富多彩文化活動,諸如專題文藝晚會、民族歌舞、消夏晚會、名優葡萄酒品嘗會、風味小吃一條街、科技、商業一條街,葡萄瓜果一條街,每年的葡萄節都吸引了大量中外賓客前來旅遊觀光和進行經貿洽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