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軍

萬歲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於198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38軍)改編而成。隸屬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的歷史可追溯至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的湘軍獨5師第1團,之後匯入工農紅軍紅五軍,因此7月22日(平江起義日期)為第38集團軍的紀念日。在解放戰爭中,其名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於1946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在韓戰第二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被譽為“萬歲軍”,其中松骨峰阻擊戰成為作家魏巍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主題。2014年2月,劉振立接替許林平任38集團軍軍長。

由來

“萬歲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陸軍第38集團軍在朝鮮戰場贏得的美名。

歷史

1950年38軍隨13兵團首批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軍長為梁興初將軍。
在第一次戰役中,因38軍在與美第1騎兵師步兵第5團遭遇時,動作遲緩,貽誤了戰機,軍長梁興初被彭老總在志願軍高級作戰會議上罵了個狗血噴頭,並說“再貽誤戰機,我要送你上軍事法庭”。
“知恥而後勇”,在第二次戰役中,38軍在梁興初將軍指揮下,擔負關鍵的穿插重任。第113師大膽冒充李偽軍潰退部隊,14小時急行軍70餘公里,趕在了全機械化的美軍前,成功穿插三所里與龍源里。337團3連以果敢動作搶占松骨峰,一舉切斷了美第8集團軍南撤退路;激戰兩晝夜,不顧敵瘋狂突圍,死守陣地,打退美軍多次進攻,使敵南北兩部相距不到1公里卻始終無法會師,迫使其大部轉道新義州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下場。此役,38軍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第二次戰役是38軍的第三次成名戰,也是使該軍名揚天下的戰役。志願軍司令彭德懷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
第38集團軍的前身是1946年8月編成的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在解放戰爭中,“一縱”是東北野戰軍的三個猛虎軍之一,是四野的頭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其下屬的112、113師更是王牌中的王牌。
“四戰四平”是38軍的第一個成名仗,遼瀋戰役結束後,1948年11月,1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所轄第1師改稱第112師,第2師改稱第113師,第3師改稱第114師。同時將遼北獨立第10師劃歸38軍建制,改稱第151師,有近5萬人,並組建了炮兵,工兵和汽車部隊。接著迅速入關,參加平津戰役。38軍在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活捉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主攻天津成為38軍的第二個成名仗。在向全國進軍的路上,38軍還參加了宣沙,衡寶,廣西,滇南等大小戰役。在整個解放戰爭中,38軍從祖國最北的松花江邊一直打到雲南中緬邊境,縱橫5000公里,轉戰11個省市,殲敵16餘萬,攻占大小城市100餘座,解放了半箇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