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灣漁場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5月調查為例,游泳生物30種,赤鼻棱鯷占34.44%,鯷魚占19.09%,黃鯽占14.36%,斑鰶占12.64%,小帶魚占5.31%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10月調查為例,浮遊動物共有16種,中華哲水蚤占54.21%,真刺唇角水蚤占17.71%,強壯箭蟲占12.70%,雙刺唇角水蚤占12.19%,長尾類幼蟲占1.16%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8月調查為例:共有28種浮游植物,暹羅角毛藻占23.03%,窄隙角毛藻占11.70%,奇異角毛藻占10.63%,三角角藻占10.63%,佛氏海毛藻占7.43%

漁場簡介

所在海區 渤海38°30ˊN以南,黃河口附近,面積約6480平方海里
物理環境 水溫年平均表層為11.5~12.4℃,鹽度年平均表層為28.9~31.2,水深10~15米
水文環境 沿岸流和從鐵山水道進入渤海的黃海暖流余脈;
游泳生物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5月調查為例,游泳生物30種,赤鼻棱鯷占34.44%,鯷魚占19.09%,黃鯽占14.36%,斑鰶占12.64%,小帶魚占5.31%
浮遊動物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10月調查為例,浮遊動物共有16種,中華哲水蚤占54.21%,真刺唇角水蚤占17.71%,強壯箭蟲占12.70%,雙刺唇角水蚤占12.19%,長尾類幼蟲占1.16%
浮游植物 萊州灣漁場以1998年8月調查為例:共有28種浮游植物,暹羅角毛藻占23.03%,窄隙角毛藻占11.70%,奇異角毛藻占10.63%,三角角藻占10.63%,佛氏海毛藻占7.43%
底棲生物 萊州灣漁場以2000年8月調查為例,底棲生物18種,鮮明鼓蝦占34.84%,凱利蛤占15.15%,不倒翁蟲占12.12%,卷吻沙蠶占4.54%,斑角吻沙蠶占4.54%
主要捕撈對象 小黃魚、帶魚、對蝦、海蜇、毛蝦、稜子蟹、馬鮫魚、黃姑魚、真鯛、梅童、青鱗魚、鰳魚、鮁魚
主要漁期 4~11月

底形底質

是以黃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與嘗海灣分隔開來,灣內地勢平緩,略向渤海中央傾斜,底質粉砂
漁場性質 曾是我國北方最重要的魚類產卵場,近年來由於資源衰退,漁場已經消失,僅有一些近岸網具從事小型魚類、口蝦姑、梭子蟹、毛蝦等生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