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葉薹草

菰葉薹草,根狀莖較短。稈叢生,高60-70厘米,粗約2毫米,鈍三棱形,下部無葉,僅具葉鞘,中部以上至花序以下生葉。產於雲南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屏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菰葉薹草
種拉丁名:CarexzizaniaefoliaRaymand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於雲南東南部。
命名來源:[Mem,Jard.Bot.Montreal.53:36.1969]
中國植物志:12:081

簡介

根狀莖較短。稈叢生,高60-70厘米,粗約2毫米,鈍三棱形,下部無,僅具葉鞘,中部以上至花序以下生葉。葉疏生,長於稈,葉片蘆葉狀,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2-2.5厘米,基部楔形,頂端漸尖,兩面沿脈粗糙,具明顯的隔節,邊緣疏生短硬毛;葉鞘長1.4-2厘米,無毛,鞘口初時疏被短柔毛,後變無毛。苞片與葉同型,甚長於支花序。圓錐花序復出,長5-6厘米,寬1-1.5厘米;支花序約14-16個,穗狀或小穗狀,長8-12毫米,單生於苞片腋內;支花序柄纖細,無毛;支花序軸銳三棱形,棱上被短粗毛;小苞片鱗片狀,長約2毫米,頂端具芒;枝先出葉囊狀,長約1毫米,頂端具舌,舌與枝先出葉等長,脈上被短粗毛。小穗兩性,雄雌順序,長5-6毫米;雄花部分略長於雌花部分;雌花部分具少數花。雌花鱗片卵形,長約2毫米,被短粗毛,邊緣呈齧蝕狀,中脈延伸成粗糙的芒。果囊卵狀橢圓形,長約3毫米,密被短粗,頂端漸狹成喙,喙口具2小齒。小堅果未成熟。

分布

產於雲南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屏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