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小石積

華西小石積

華西小石積拉丁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O.chinensis Lingsh.et Borza]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生於海拔1500-3000m的山坡灌叢或田邊路旁乾燥地。

基本信息

拼音名

華西小石積華西小石積

Huá Xī Xiǎo Shí Jī

別名

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樹、馬屎果、蒿葉葉、地石榴、小黑果、老鴉果、小石積木、沙糖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華西小石積的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O.chinensis Lingsh.et Borza]
採收和儲藏:夏季采葉,鮮用或曬乾;夏、秋季挖根,洗淨,切段曬乾。

原形態

華西小石積,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1-3m。小枝細弱微彎,紅褐色或紫褐色,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後漸脫落,多年生枝黑褐色。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具小葉片7-15對,連葉柄長2-4.5cm,幼時被絨毛;托葉披針形,有柔毛,時落;小葉片對生,橢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0mm,寬2-4mm,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均疏被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極短;葉軸上有窄葉翼。花兩性;頂生傘房花序,有化3-5朵,直徑2-3cm;總花梗和化梗均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線狀披針形,早落;萼筒釧狀;萼片5,與萼筒近等長,外面有柔毛;花瓣5,長圓形,白色;雄蕊20;花柱5,基部被長柔毛,柱頭頭狀。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6-8mm,藍黑色,萼片宿存反折;小核5,骨質,表面粗糙。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3000m的山坡灌叢或田邊路旁乾燥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甘肅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複葉有小葉片15-31,多脫落。完整小葉片呈橢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短圓形,長5-10mm,寬2-4mm,全緣,先端急尖或突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面均被疏柔毛。小葉無柄或近無柄。質脆易碎。

化學成份

葉和針葉主含兒茶酚(catechol),(-)表兒茶酚[(-)-epicatechol]及沒食子醯兒茶酚(gallocatecholo)等。

性味

味微澀;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收斂止瀉;祛風除濕。主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痄腮;痢疾;泄瀉腸風下血;陰挺;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鮮吐搗敷;或研末撒。

薔薇科·蘋果亞科

蘋果亞科為植物界之一植物科,以灌木和矮樹為主。該植物於植物分類表上,歸於被子植物門薔薇亞綱科,轄下有約1100個不同的物種。蘋果亞科植物遍布於世界各地,但主要生長地區在北半球。這個亞科的成員以灌木或矮樹為主。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協作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