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

華立

華立(holley)系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擁有的品牌名稱,中國馳名商標;華立牌電能表是“中國名牌”產品和“出口免驗產品”,華立儀表是全球產能最大的電工儀表製造商,電能表的主要經濟指標已連續14年名列國內同行首位。 從第一台DD16型電能表產品誕生,到如今正成長為初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華立(Holley)已經走過了36年的發展歷程。36個春夏秋冬,華立人走過坎坷與艱辛,走向輝煌和燦爛。

基本信息

企業品牌

企業簡介

華立集團創立於1970年9月28日,自2008年1月開始,華立集團總部及相關在杭子公司搬入位於杭州市西溪濕地西區旁的五常大道181號華立科技園,華立主要投身於發展醫藥、儀表及電力自動化、生物質燃料、新材料、國際電力工程及貿易、海外資源型農業等產業,昆明製藥、武漢健民、華立儀表、華正新材、華立國際等五大產業公司並駕齊驅的產業格局。產業涉及醫藥、儀表及系統、信息電子、化工、房地產等領域。主要研發、生產基地分布在浙江、上海、重慶、雲南、湖北、四川、廣東、海南等地,在香港、泰國、美國、加拿大、法國、以色列、阿根廷、印度和奈及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設有製造工廠、公司、研究機構。

成員企業

華立控股了昆明製藥(600422)、武漢健民(600976)、華智控股(000607)共3家A股上市公司;參股開創國際(600097)1家A股上市公司。

學校名稱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於2001年4月成為廣東工業大學的二級學院;2004年4月,經廣東工業大學申辦、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為廣東省首批本科獨立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經、管、文和藝術等多科性協調發展的本科高等學校。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坐落在廣州市增城廣州華立科技園,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現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1500多人,設有24個本科專業。校園總占地面積915畝,校舍面積22萬餘平方米,實驗實習樓、多媒體教學樓、圖書館、運動場、學生公寓等硬體設施十分完善。學院擁有3.4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大樓,館藏圖書79.2萬冊,規模在同類院校首屈一指;用於教學的計算機近3000台,電機和電力拖動實驗室、電力電子和自動控制實驗室、數控加工中心、數控銑床等實驗室以及電工技能培訓室居於國內先進水平,為學院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基地。

近年來,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抓住機遇,加強學院的軟、硬體建設,大力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辦學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被社會各類權威機構授予一系列榮譽稱號,如2006年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獨立學院”、2007年經過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北京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和中國名牌雜誌社的專家對全國三百多所獨立學院評審,榮獲“中國十大名牌獨立學院”、2009年被南方都市報、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聯合評為“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

管理模式

廣東工業大學作為申辦者,全面負責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的教學工作,委派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張焜教授出任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院長,主持重要事務;選派廣東工業大學院系領導、專家教授擔任學院本科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加強學科建設和專業基礎教育,尤其重視對學生創業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傳承廣東工業大學的教育教學優秀品質和傳統,把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建設成廣東省優質本科院校。

幾年來,廣東工業大學充分發揮辦學綜合優勢,向學院輸送了一批富有經驗的教授專家和管理幹部,專職擔任學院教學、黨委、行政人事等重要崗位的領導,全方位負責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在最佳化教學計畫、師資隊伍建設、基本條件建設、教學檔案建設、教風學風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均按照或參照廣東工業大學模式開展工作。

教師隊伍

學院把師資建設作為學院發展的關鍵,堅持“引進、培養、使用”並舉的方針,著力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近六百人,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教師占30%以上,並每年引進一定比例全國重點大學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青年教師充實師資隊伍,現已形成了一支學歷、年齡結構較為合理、專業綜合素質較高、有較強實力的師資隊伍和學術梯隊。近幾年,學院先後有3位教師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優秀教師,100多位中青年教師晉升為中級或高級職稱。學院規定教授、副教授必須承擔本科生教學工作,並面向學生開設高水平學術講座,確保優良的教學質量。

實踐教學

學院始終貫徹套用為本,深入推進教學改革,一方面積極實行“3+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即在前三學年完成本科教學的理論課和必要的校內實驗、實習或實訓課程學習,第四學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安排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生產實習(含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專業實習和實訓等),第二階段要求學生密切結合實踐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任務;另一方面,學院將高級職業資格培訓課程引入本科課程體系,加大專業實訓、實習力度,組織學生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為了全面提高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質量,學院借鑑國際先進辦學理念和經驗,積極進行“項目式”課程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著力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學院每年投入近千萬元建設設備先進的實驗室,現有各類實驗室50餘間,基礎計算機室14間,專業實驗室42間,數字語音坐席420個,普通語音坐席650個,多媒體教室坐席10196個。在校內實驗、實訓設備保持超前性、先進性的基礎上,學院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套用能力,確保每個專業都擁有一批校外骨幹實訓基地。目前,學院校外骨幹實習基地數量已達到110多個,適應我院實踐教學的需求。

學院重視並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大力支持各類科技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國家和省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在國家和省級的學科競賽中,學院參賽學生屢創佳績,套用型人才培養得到充分檢驗和肯定。2008年,在第九屆廣東省大學生物理實驗設計大賽中,學院參賽學生獲得11個一等獎中的兩個,成為獨立學院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學院參賽學生獲得廣東省賽區三等獎3項的好成績。2009年,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學院參賽學生獲得一等獎4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16人、優秀指導教師4人、優秀組織獎1人,學院獲優秀組織獎;在廣東省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中,學院參賽學生獲二等獎1項;在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中,學院一支隊獲廣東省賽區二等獎、兩支隊獲三等獎、一支隊獲成功參與獎;在“飛思卡爾杯”全國智慧型車比賽中,學院參賽學生獲華南賽區二等獎1項;在全國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中,一支隊獲廣東省賽區特等獎、一支隊或二等獎、一支隊獲三等獎,一支隊獲全國三等獎。

就業率穩居前列 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近年來就業率一直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2007年,我院就業率96.20%,位居廣東省獨立學院第一,廣東省所有高校第六。

2008年,根據廣東省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公布的數據,學院就業率達到99.58%,在全省同類院校中位列第一。

2009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98.43%,在全省同類院校名列第一。

為促進就業工作的健康發展,學院重視:

職業規劃:學院各系均有負責就業指導的專職教師,實行全程就業指導和跟蹤服務,通過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專題知識講座、個性諮詢、簡歷製作、職場模擬大賽、實地考查等不同方式,對畢業生進行就業觀念和就業技巧的指導,幫助畢業生及時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做好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指導工作,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學院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和就業渠道,有組織地舉辦各種校內外大小型的招聘會,主動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為學生就業開闢綠色通道,確保高質量就業。幾年來,學院為廣東社會發展培養了一萬多名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歷屆就業率在同類高校位居前列。

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學院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形成了一個以大型和特大型企業為示範,大中型企業為依託,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實習基地網路;構建了包括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信息溝通、跟蹤反饋在內的就業工作體系,建立了覆蓋珠三角地區數千家用人單位的就業信息庫,廣泛進行學生畢業就業能力的培訓,積極拓寬就業市場和就業渠道,有組織有保障地舉辦各種供需見面,實行全員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和跟蹤服務。

黨建工作

從2001年11月起,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就成立華立學院黨總支(廣東工業大學二級基層黨組織),2006年4月成立華立學院黨委。學院黨委紮實推進在青年大學生中的組織培養與發展工作,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廣東工業大學黨校培訓班第七分黨校培訓結業2728名,發展學生黨員1793名,在校生黨員比例7.4%。 學院黨委多次組織“三下鄉”實踐活動和廣東工業大學“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等學習活動,效果明顯,影響突出。2007-2009年學院共榮獲廣東工業大學黨委評選學生示範黨員32人、優秀黨員26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1名、學風建設黨員3人、學生示範黨支部3個和先進黨支部1個。學生黨員中95.6%是優秀獎學金獲得者,91%以上作為各類團學組織的中堅力量,在黨建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校園文化

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建設具有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三下鄉”、社會服務、無償獻血、義工助學等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出健康向上的優良學風,不斷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專門成立了管弦樂團,使高雅藝術進入校園,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學院現有人文、體育、學術、娛樂等四類38個學生社團,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發揮特長、鍛鍊能力、提升素質的重要舞台。每年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宿舍文化節、體育競賽等活動,構成了校園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積極和其他高校開展文化交流,組織參加和承辦廣東省文化藝術系列活動,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健康濃郁的文化氛圍與學術氛圍中自由、自主、自律成長。

2007年,學院“藍天義務工作者協會”被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學生聯合會評為“廣東省優秀學生社團”。

2007年全球華人風尚大典中國賽區總決賽,學院參賽老師榮獲成人組琵琶金獎,參賽學生榮獲業餘組聲樂組合金獎、業餘組聲樂十佳。

2007年,學生網球代表隊在廣東工業大學第四屆學生網球聯賽中包攬團體、男單、男雙和混雙所有的冠軍項目。

2008年,在廣州市“祈福杯”體育舞蹈公開賽中,參賽學生分別榮獲了冠軍、亞軍、季軍。

2008年,在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中,學院榮獲“2008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藍天義工三下鄉服務隊榮獲“2008年廣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稱號。

2009年,學院受增城團市委委託成為2010年亞運會(增城地區)志願服務者選拔、培訓基地,共選拔志願服務者100餘人。

2009年,在“鑽石世家杯”廣東省體育舞蹈總決賽中,學院國標隊在四類組別中共獲項獎8個。

2009年,在廣東省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中,學院參賽學生在三類組別中共獲5個單項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