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報紙]

華盛頓郵報[報紙]
華盛頓郵報[報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盛頓郵報》(英語: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華盛頓[美國首都]最大、最老的報紙。1970年代初通過揭露水門事件和迫使理察·尼克森總統退職,《華盛頓郵報》獲得了國際威望。位於美國首都,尤其擅長於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2016年4月18日,《華盛頓郵報》團隊獲2016年普利茲獎國內報導獎。2018年4月17日,第102屆普利茲獎揭曉,《華盛頓郵報》獲得調查性報導獎、全國報導獎。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
1877年(丁丑年)斯蒂爾森·哈欽斯創辦了《華盛頓郵報》,1880年該報成為華盛頓特區首家每日出版的報紙。

1905年《辛辛那提探詢者報》的擁有者購買了《華盛頓郵報》的多數權。1933年由於經營不善《華盛頓郵報》幾乎倒閉被拍賣。金融家、美聯儲前任主席尤金·邁耶在破產拍賣會上買下了《華盛頓郵報》。

1946年菲利普·L·格雷厄姆在與凱薩琳結婚後於這一年開始主管該報,次年成立華盛頓郵報公司。

1954年《華盛頓郵報》購買了它在華盛頓特區的主要競爭者而成為華盛頓特區的唯一日報。1981年它的另一個主要競爭者《華盛頓星報》關閉。

1961年收購《新聞周刊》。

1963年菲利普·L·格雷厄姆開槍自殺;他的妻子凱薩琳·格雷厄姆成為華盛頓郵報公司董事長。

1971年凱薩琳·格雷厄姆帶領華盛頓郵報公司上市,每股股價為26美元。

1972年《華盛頓郵報》首發文章,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水門大廈的辦公室遭到非法闖入。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之後的詳細報導對時任總統理察·尼克森1974年的辭職起到關鍵作用。

1973年沃倫·巴菲特首次購買華盛頓郵報公司股票。

1980年《華盛頓郵報》發表了珍妮特·庫克所寫的有關一名8歲兒童吸食海洛因的文章,隨後獲得當年的普利茲獎。但在被曝光該報導的主人公為虛構後,評審會收回了該獎項。

1984年華盛頓郵報公司以4500萬美元收購了斯坦利·H·卡普蘭教育中心。

1986年華盛頓郵報公司以3.5億美元從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買下了服務35萬用戶的有線電視系統,成為美國第20大有線電視公司。

2001年《華盛頓郵報》的零售價格從1981年最初的25美分已經增加到35美分。

2004年《華盛頓郵報》獲得18項普利茲獎。

2008年凱薩琳·格雷厄姆的孫女凱薩琳·韋茅斯出任《華盛頓郵報》的出版人。

2010年該公司以1美元的價格將《新聞周刊》賣給西德尼·哈曼

2013年8月5日,華盛頓郵報公司宣布將旗下《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報紙業務以2.5億美元出售給貝佐斯,結束格雷漢姆家族四代人對該報業的掌管。《華盛頓郵報》將改名,新名字還未公布。

2013年11月18日,老牌企業“華盛頓郵報公司”宣布更名為格拉漢姆控股公司(Graham-Holdings-Company),原因是旗下主力報紙《華盛頓郵報》已經轉讓給了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

2013年11月2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前東家格雷厄姆控股公司(GrahamHoldings),把該報位於華盛頓下城的總部大樓以1.59億美元出售給卡爾地產(CarrProperties)公司,預計2014年3月底可以完成交易。

華郵將繼續尋找新的辦公地點,而在2015年9月之前,估計則將繼續租用總部大樓。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2013年10月以2.5億美元完成對華盛頓郵報公司的收購,之後將華盛頓郵報公司易名為格雷厄姆控股公司。早在收購前,華郵就在尋找新的辦公地點。

2013年11月29日老牌企業“華盛頓郵報公司”宣布更名為格拉漢姆控股公司(Graham-Holdings-Company)宣布,改名從11月29日生效,該公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代碼,也將從WPO修改為GHC。

2018年4月17日,第102屆普利茲獎揭曉,《華盛頓郵報》獲得調查性報導獎、全國報導獎。

業務範圍

報刊

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屬於華盛頓郵報公司。華盛頓郵報公司利潤的一半來自於《華盛頓郵報》的發行,除此以外,公司還擁有《新聞周刊》,擁有310萬訂戶的《新聞周刊》,在美國國內發行量僅次於最大的競爭對手《時代周刊》。

華盛頓郵報公司在1961年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新聞周刊》。《新聞周刊》在1995年的經營利潤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數字,到1997年,經營利潤達到了3,800萬美元。

華盛頓郵報公司還擁有華盛頓州的艾弗雷特《先驅者報》。2004年12月21日華盛頓郵報公司宣布要從微軟購買網上雜誌《Slate》。

華盛頓郵報公司還在當地的軍事基地發行了一系列周報,其中包括在保齡空軍基地的《光束》、美國空軍學院的《三叉戟》,以及沃爾特·里德軍事醫療中心的《星條旗》。

電視台

華盛頓郵報公司擁有大約6000名雇員,還擁有6家電視台:底特律的WDIV/TV4電視台,邁阿密/福特勞德代爾堡的WPLG/TV10電視台,(與麥雷迪斯公司交換得到),奧蘭多的WCPX電視台,1998年為了紀念凱瑟林·梅耶·格雷厄姆而更名為WKMG電視台,(與麥雷迪斯公司交換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之後)和傑克遜維爾的WJXT/TV4電視台。

華盛頓郵報公司還在1994年以2.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休斯頓的KPRC-TV電視台和聖·安東尼奧KSAT-TV電視台。此外,公司還擁有一個有線電視網,這個有線電視網是1986年以3.5億美元的價格從資本城公司購入的,當時他們已經擁有大約36萬名用戶。

華盛頓郵報公司有線電視一台的有線電視台在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通過收購,他們的用戶已經達到了大約75萬(同時還擁有23.9萬名數字有線電視用戶)。有線電視業務的利潤水平遠遠超過當初收購的水平。

教育中心

華盛頓郵報公司擁有斯坦利·卡普蘭公司(被稱為卡普蘭教育中心)。卡普蘭公司負責為學生提供各種註冊資格考試和入學考試,包括非常盛行的學習能力考試。卡普蘭還擁有舊金山的斯考爾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為幼稚園到12歲之間的兒童提供課後教育服務。斯考公司已經更名為斯考·卡普蘭公司,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教育中心。

報刊影響

美國《華盛頓郵報》前總編輯本萊德利,他帶領《華盛頓郵報》獲得18次普利茲獎,一躍而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自從1965年布萊德利擔任總編以來,他和記者們並肩奮戰,將《華盛頓郵報》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最受關注的媒體之一,提供了當代新聞調查的新思路,並且創立了新聞報導、發表和閱讀的新模式。他在《華盛頓郵報》工作時,極富領導力和調查精神,最終通過“水門事件”報導將美國總統尼克森拉下馬。在關於五角大樓檔案報導的事件上,面對政府的高壓,他不卑不亢地還以顏色,最終改寫了美國的歷史。

許多人認為它是繼《紐約時報》後美國最有聲望的報紙。由於它位於美國首都,它尤其擅長於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而《紐約時報》則在報導國際事物上更加有威望。也有人指責《華盛頓郵報》過分關心政治而忽略了對其它方面的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