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油2790

華油2790

華油2790是中國農科院油料所選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藍型雄性不育“三系”雙低油菜新品種。2002年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中種集團華中油菜種業有限公司獨家買斷生產經營。

基本信息

特徵

1、主要特徵特性
華油2790全生育期228d左右,株高185cm左右,主花序長66.7cm,分枝部位35cm,一次有效分枝8--12個,單株有效莢果數460個左右,每莢果粒數17--21粒,千粒重3.6--4.1g。主花序頂端優勢偏弱,分枝發達,開花結莢集中,謝花早,無效莢果少。
1.1 品質
華油2790芥酸含量為0.9%,硫苷含量19.32μmol/g,完全符合國家優質菜籽及製品標準,可安全食用。
1.2 抗逆性
2001--2002年在四川、江蘇、安徽、湖北等地試種表明,該品種具有較強的抗寒性。農業部油料作物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接種試驗表明,該品種高抗菌核病和病毒病,無霜霉病和白鏽病。
1.3 產量
經2000--2002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在前期氣候乾旱的條件下,華油2790平均產量2853.84kg/公頃,較對照豫油2號增產19.4%,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8.7%,2001--2002年參加河南省生產示範,產量2739.00kg/公頃,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14.22%。
2、栽培要點
2.1 適宜區域
在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江西等冬油菜產區兩年種植,試驗表明,該品種具有比較廣泛的適應性。
2.2 適期播種,精細育苗
苗床選擇在土壤質輕肥沃、排灌便利、地勢平坦,前茬沒有種植油菜的田塊,精細耕作,做好“四溝”配套,無明暗坷垃,墒情足時及時播種。一般播量7.50--11.25kg/公頃,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左右。一般播期在9月15日左右。1葉1心期,拔除窩堆苗,3葉時定苗,均勻留苗100株/平方米左右,拔除弱苗、異生苗、畸形苗,保留壯苗。越冬前,壯苗的標準是莖粗12mm,綠葉片數12片,開盤直徑39.6cm。
2.3 及時移栽,合理密度
精細耕整大田,達到土細土爽,平坦,無明暗坷垃,秧苗苗齡在35--40d時移栽為宜,株距為15--20cm,行距為40cm左右,播量為12萬--15萬株/公頃。肥力水平高的田塊可適當降低密度。
2.4 科學施肥
堅持平衡施肥,施足底肥,巧施追肥,施好蕾薹肥,必施硼肥的原則。育苗時,苗床底施優質土雜肥3.0萬kg/公頃,複合肥(16:16:16)750.0kg/公頃或碳銨750.0kg/公頃、鈣鎂磷肥750.0kg/公頃、氯化鉀300.0kg/公頃、硼肥22.5kg/公頃,全層施入。定苗後追施尿素75.0--120.0kg/公頃。移栽前5--6d,及時追施送嫁肥45.0--75.0kg/公頃。移栽時,大田施土雜肥37500kg/公頃或餅肥750kg/公頃或人糞尿1500kg/公頃,複合肥(16:16:16)750.0kg/公頃或碳銨750.0kg/公頃、鈣鎂磷肥750.0kg/公頃、氯化鉀300.0kg/公頃、硼肥15.0kg/公頃,隨耕整地時均勻施入。移栽返青後,追施尿素75.0kg/公頃,15d後根據苗情長勢情況,再追施尿素或複合肥150.0kg/公頃,春節前追施蕾薹肥尿素75.0--120.0kg/公頃,做到臘肥春用。
2.5 加強田間病蟲害防治
出苗後,育苗田要根據氣候情況,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氯氰菊酯類藥劑1500--2000倍液噴施,防治蚜蟲、菜青蟲和黃曲跳甲蟲等。大田苗期防治同育苗田相同。在育苗田和大田越冬前,要做好清溝防漬工作和抗旱保苗,防止死苗和病害。12月中下旬,進行一次中耕培土,防止凍害。花期要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工作,具體做法是初花期第1周連續兩次施用40%菌核淨可濕性扮劑1500g/公頃對水750kg/公頃,重噴中下部莖葉和地面。結莢期往往會出現大量蚜蟲,防治方法同苗期。
2.6 適時收割
油菜莢由綠轉黃,剝開中部子粒呈半紅半褐,即可收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