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饃饃

山東省菏澤市的一種包子。菜饃饃是很久以前,農民用玉米面包上一些菜,蒸出的一種主食。每年的臘月二十幾,快到春節的時候,當地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大量製做這種包子。在過年的一個月時間,幾乎每天餐桌上都有“菜饃饃”的身影,成為當地長期流傳的風俗。在五六十年代能吃上菜饃饃已經不錯了。到了七十年代,有很多的家庭也不經常的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人吃了,但是現在又成了現在人們熱門的食物。

原料

麵粉,肉 ,蘿蔔,豆腐

製作過程

1.將蘿蔔洗淨,切絲,放進鍋里煮熟。

2.將煮熟的蘿蔔絲取出,用白布裹好,用力壓緊,將水分擠出。

3.將蘿蔔絲與煮好的肉塊、豆腐等配料,放在案板上剁碎。

4.把剁好的東西放進盆中,加上蔥姜香菜,澆上食用油,攪拌均勻。

5.用發酵好的麵團做成圓形的皮,把餡包好,收口處擰成一個螺旋狀的突起。

6.放進籠屜,旺火煮熟。

在當地,上述的專門過年用的包子稱做“菜饃饃”,而將月牙狀、形似包子但比餃子大的稱做“包子”。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經不用蘿蔔做主料,漸漸地被肉類等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