莵,中國漢字,同“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tù

部首:艹,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7,總筆畫:13

五筆86&98:ATKY 倉頡:XTHAI

筆順編號:1223251354 四角號碼:4451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3B5

基本字義

--------------------------------------------------------------------------------

● 莵

tùㄊㄨˋ

◎ 同“菟”。

其它字義

--------------------------------------------------------------------------------

● 莵

tú ㄊㄨˊ

◎ 同“菟”。

English

--------------------------------------------------------------------------------

◎ dodder; creepe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菟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湯故切,音兔。《玉篇》菟絲,草名。《山海經注》菟丘,菟絲也。
又《爾雅·釋草》蔩,菟瓜。《注》菟瓜似土瓜。
又《本草》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
又《急就篇注》伏苓一名伏菟。
又與兔通。《楚辭·天問》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楚人謂虎為於菟。
又《韻會》飛菟,神馬名。
又《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注》菟裘,在泰山樑父縣南,魯邑也。《前漢·地理志》菟郡。
又《潛夫論》菟裘,嬴姓也。

拼音是t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