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葉蘭

莎葉蘭

莎葉蘭,珍稀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假鱗莖較小,長1-2厘米,包藏於
葉鞘之內。葉4-12枚,帶形,常整齊2列而多少呈扇形,長30-120厘米,寬6-1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二列套疊的鞘有寬達2-3毫米的膜質邊緣,關節位於距基部4-5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40厘米;總狀花序具3-7朵花;花苞片近披針形,長1.4-4.1厘米,在花序上部的亦超過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2;花梗和子房長1.5-2.5厘米;花與寒蘭頗相似,有檸檬香氣;萼片與花瓣黃綠色或蘋果綠色,偶見淡黃色或草黃色,唇瓣色淡或有時帶白色或淡黃色,側裂片上有紫紋,中裂片上有紫色斑;萼片線形至寬線形,長1.8-3.5厘米,寬4-7毫米;花瓣狹卵形,長1.6-2.6厘米,寬5.5-8.5毫米;唇瓣卵形,長1.4-2.2厘米,稍3裂;側裂片上有小乳突或細小的短柔毛;中裂片強烈外彎,前部疏生小乳突,近全緣;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近基部處向上延伸到中裂片基部,上部略向內傾斜;蕊柱長1.1-1.5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10月至次年2月。

產地分布

產廣東、海南、廣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麻栗坡、屏 邊)。生於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縫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爾、不丹、 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高棉、菲律賓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不丹。

本種提示

Du Puy et Cribb在《The Genus Cymbidium》(1988)中將本種分
為兩個亞種:原亞 種產尼泊爾、不丹、印度東北部以及中國南部(?)(葉長50--90厘米,花苞片長18— 35(--43)毫米,花瓣比萼片寬,萼片與花瓣綠色並在基部中脈有紅棕色斑點);新亞 種(subsp.Indoehinese)產緬甸、泰國、高棉、菲律賓(葉長32—51厘米,花苞片 長3—22(--25)毫米,花瓣等寬於或狹於萼片,萼片與花瓣淡黃色並有5---7條紅棕 色縱脈)。中國植物的特徵似乎介於兩者之間,但從地理分布上看應更接近後者。由於 我們所看到的標本大都沒有花朵,難以作出確切的判斷,而且這兩個亞種是否有區分的 必要仍然有不同的看法。這時仍遵從傳統的看法,作為一個種處理。

參考文獻

Cymbidium cyperifolium Wall.Ex Lindl,Gen.Sp.Orch.Pl.163.1833;King et Pantl.In Ann.Bot.Gard.Caicutta 8:186.Pl.248.1898;Y.S.Wu et S.C. Chen in Acta Phytotax.Sin.18(3):299.1980;Du Puy et Cribb,Genus Cymbidium 173.Phot.128,129.Fig.27(3).1988;中國蘭花(第二版)56.1993;中國蘭花全 書92.圖5—19.1998,——Cymbidium viridiflorum Griff,Itin.Not.Bhutan 53. 1835.——Cymbidium carnosum Griff,Notul.3:339.1851.——Cyperorchis wal- lichii Bl,Orch.Archip.Ind.92.185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