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藨草

荊門藨草

荊門藨草,外文名Scirpus jingmenensis Tang et Wang,莎草科,藨草屬的一種植物。稈叢生,圓柱狀,平滑,具槽,基部具2-3個葉鞘。產於湖北省(荊門縣後港)。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產於湖北省(荊門縣後港)。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稈叢生,高10-32厘米,直徑2-3毫米,圓柱狀,平滑,具槽,基部具2-3個葉鞘;鞘長1.5-9厘米,頂端呈斜口,常從乾膜質部分開裂,最上面一個葉鞘頂端常具葉片;葉片長1-1.7厘米,纖細。苞片1枚,近於圓柱狀,長13-18厘米,有時較稈還長,基部兩側擴大,具膜質邊緣;小穗5-10餘個聚集成頭狀,假側生,基部具鱗片狀小苞片,小苞片長約4-10毫米,卵形或寬披針形,淡棕色;小穗無柄,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20毫米,寬約3毫米,具多數花;鱗片長圓形,頂端鈍圓,具短尖,膜質,長約2毫米,淡棕色,稍有褐色條紋,背面具1條脈,少有3條脈,具緣毛,在果實成熟時鱗片脫落;下位剛毛4-6條,較小堅果長約一倍,上生倒刺;雄蕊1-2個,花葯短,橢圓形;花柱長,柱頭2,細長。小堅果倒卵形,平凸狀,長約1毫米,黑褐色,表面有不很明顯的皺紋,具有光澤。果期9月。

莎草科·藨草屬植物

藨草屬(Scirpus L.),莎草科,約200種,廣布於全世界,喜生於濕地上或沼澤中,中國約有40種,全國幾產之,其中藨草、水蔥可編席、造紙、水毛花稈可編織蒲包。簇生或散生草本;莖三棱形或圓柱形,有葉或只具葉鞘;小穗多花,排成聚傘花序或側生的頭狀花序;鱗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於小穗軸的周圍,最下1-2枚空虛;下位剛毛具存或缺;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3;堅果三棱形或扁平。

莎草科-藨草屬

Scirpus L. 藨草屬,莎草科,約200種,廣布於全世界,喜生於濕地上或沼澤中,我國約有40種,全國幾產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