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港

1996年12月26日,荊州港獲準成為國家二類口岸。 經過近10年的建設和經營,荊州港已發展成為長江中上游重要的水運口岸。 為適應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市於2003年8月啟動了荊州港申報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工作。

一、港口位置及交通

荊州港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和交通樞紐。順江而下476公里抵武漢,1 603公里抵上海,溯江而上148公里抵宜昌,796公里抵重慶,北鄰襄樊
荊門等市,南經虎渡河可通湖南湘、資、沅、澧四水,與湘北數縣相接。荊州港主要承擔礦建、煤炭、石油、糧食、鋼鐵、輕紡、機械和化工等內外貿物資水陸轉運,荊州港的經濟腹地廣闊,直接腹地除荊州市外,還擴張至宜昌、荊門、潛江等市部分地區,由於焦枝鐵路的輻射作用,間接腹地遠至湖南、四川、重慶、河南、山西、陝西等地。
荊州港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發展,港口規模已居湖北省第三位。擁有自然岸線長度21.5公里,碼頭總長5.83公里,泊位104個,共有倉庫面積173 658平方米,堆場面積406 044平方米,港口裝卸機械306台,最大起重能力45噸,具備貨櫃裝卸疏運能力,港口年通過能力823萬噸、131萬人次,2000年荊州港吞吐量達327萬噸。
荊州港是國家二類水運開放口岸,自1997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對外開放以來,外貿貨物吞吐量年年遞增,貨櫃吞吐量從1995年的僅66箱發展至2003年10 000箱,在長江上游僅次於武漢和重慶,外貿貨物吞吐量可達10萬噸。荊州港正在對鹽卡口岸進行規劃、整治,力爭提升為一類口岸。

二、自然條件

(一)氣象

1.風:歷年最大風速24米/秒(北風),常年多北風,頻率18%。
2.降水:年平均降雨量1114.6毫米,年均降雨日126天。
年均降雪日10天,最大積雪厚度21厘米。
3.霧:冬季多霧,年平均霧日38天,一般延續3小時左右。
4.氣溫:歷年平均氣溫16.1℃,最高氣溫28.6℃,最低氣溫-14.9℃。

(二)水文

長江港區歷年最高水位44.67米,最低水位31.21米,平均水位36.86米。最大流速2.77米/秒,最小流速0.59米/秒,平均流速1.38米/秒。內荊河港區受長湖水位影響,歷年最高水位33.11米,最低水位28.39米,平均水位30.27米。

三、經濟腹地

作為荊州港主要直接腹地,荊州市是鄂中南的中心城市,是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與湖南省的重要門戶,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商品生產基地,是川湘鄂地區重要物資集散地。荊州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人口630.12萬,全市已發現的礦產35種,已開採利用的20種,其中已探明有一定儲量的13種,主要礦產有石油、煤炭、岩鹽、滷水、芒硝、硫鐵礦、重晶石、膨潤土等。荊州市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九五”期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2001年荊州市國內生產總值33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28億元,對外貿易總額8 440萬美元。農業經濟發達,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每年有近百萬噸的糧、棉、油等農資出口,暢銷全國各地。荊州市工業經濟成長較快,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0.9%,現已形成初具規模的化工、紡織、印染、輕工、電子、機械、建材等工業基地和全國最大的鹽化工資源基地。荊州市高科技產業發展保持高速,荊州市的新工業園區已開發99.04平方公里,已有20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2.46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4.07億元,利稅總額7.02億元。
荊州港為腹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荊州市的物資進口的40%依靠荊州港,湖北天發集團、吉象木材、楚源化工、湖北車橋、沙隆達、活力28等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原材料的進口都由荊州港完成,荊州港外貿出口量占全市出口總量二分之一。除此之外,荊州、潛江、荊門等大部地區的煤依靠荊州港進口,荊門的石膏礦、水泥熟料及水泥、農資產品出口,湖南的津市、華容、安鄉等縣市的部分礦建材料進口、農副產品出口也由荊州港完成。

四、歷史沿革

公元前五世紀即有官船碼頭,唐代成為重要港口。1951年港口成立搬運公司,後幾經變革,現為集體所有制的沙市裝卸運輸公司。1952中長航局設立沙市港務局,負責長航船舶客貨運輸業務。1976年以前,港口分別由裝卸企業、物資部門及沙市港務局自行經營管理。1979年沙市港始建港口貨物管理站,1980年與民間運輸管理站合併,成立沙市港航管理處(1985年改稱為沙市航務管理處),對地方及物資部門的碼頭進行統―管理和規劃建設。

五、港口現狀

本港區由長江及內荊河兩部分組成,港區自然岸線長度12公里,陸域面積59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062萬平方米,碼頭泊位59個,總延長2792米,最大靠泊能力2000噸級;倉庫總面積1.41萬平方米,堆場面積19.8萬平方米,候船室面積500平方米;裝卸機械264台,其中起重機22台,最大起重能力16噸;職工人數2102人,固定資產原值3105萬元。1985年貨物吞吐量248萬噸,旅客吞吐量75萬人次

“世紀寶石”號首航荊州港

3月25日,長江航線最豪華的超五星級遊輪“世紀寶石”號首航荊州,停靠荊州港涉外旅遊碼頭,200多名外籍遊客暢遊古城,領略文化楚都無限魅力。“環境好、服務好、安全通暢”是船方、外方組團旅行社以及遊客們給予荊州港涉外旅遊碼頭的一致評價。
近年來,荊州港務集團公司積極回響市委、市政府加快荊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號召,著力推進涉外旅遊碼頭建設,遊輪靠泊環境顯著改善,接待能力、服務質量大幅提升,長江航線各大遊船公司紛紛申請停泊荊州港,目前已接到停泊計畫200艘次,預計今年將實現港口遊客吞吐量25萬人次,較去年增加50%以上。
據悉,荊州港涉外旅遊碼頭建設項目已納入省交通運輸廳“十二五”規劃,在“十二五”期間,集團公司將投資5000萬元建設新的遊船泊位3個、並配套建設旅遊停車場、遊船接待中心等一系列現代化設施,年設計遊客吞吐量70萬人次。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涉外旅遊碼頭將為荊州市旅遊經濟的騰飛提供有力的硬體保障。

荊州港的未來

荊州港務集團公司接到海關總署轉發的《國家“十一五”口岸發展規劃》。在該規劃中,我市荊州港被正式納入“十一五”國家一類水運口岸發展規劃。 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對外國人和外國籍交通工具開放的口岸,具有國境性質和功能。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可以直接停靠外籍貨輪,並在口岸辦理對外貿易和人員進出境手續。截止2005年,我國一類口岸總數達到253個。其中水運口岸133個,鐵路口岸17個,公路口岸47個,航空口岸56個。
1996年12月26日,荊州港獲準成為國家二類口岸。經過近10年的建設和經營,荊州港已發展成為長江中上游重要的水運口岸。同時,國家先後在我市設立了海關、商檢等機構,荊州港作為口岸的功能不斷增強,通關環境不斷完善,我市的對外貿易和交往也得到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外貿出口額18058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7%,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三。鹽卡港完成貨櫃吞吐量突破1.6萬標箱,位居長江中上游第三位。現在,荊州港可停靠3000噸級上江海輪,能進行大規模外貿貨櫃港口作業,設有全封閉管理的外貿貨物監管區,具備大規模外貿貨櫃拆裝場地。這些硬體條件,已經基本符合國家一類口岸的標準。
為適應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市於2003年8月啟動了荊州港申報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工作。去年3月,由荊州港務集團公司編制的《荊州市鹽卡口岸建設規劃》經市長辦公會通過並予以公布。去年10月底,交通部將荊州港正式列入全國主要港口目錄,並將荊州港定位於“長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樞紐港”。這些工作成績的取得,為荊州港申報國家一類口岸創造了先決條件。
據了解,荊州港被納入“十一五”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升格規劃後,國家將按照有關規定,對口岸查驗設施的建設給予補助。這將極大地促進荊州經濟尤其是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有力地推動大通關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