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苫子

草苫的用途主要是用於建設農業蔬菜大棚,在冬季保持蔬菜大棚的溫度。 草苫,已成為全國水稻產區和山東、河北、山西、甘肅、內蒙古等省的公路上的亮麗風景線。

拼音

cǎo shān zǐ

介紹

即草帘子
原料:水稻秸稈
別名:草帘子
產地:山東濟寧、聊城等城市,河南多地區
原料:水稻秸稈、尼龍線
製作方法:專業的生產機器,大約每個機器需要工人8到10位,每人分工不同,由於生產機器不同,草苫子的厚度、長度、質量均可生產。由於生產使用專業的生產線,所以生產規模生產速度得到保證
種類:草苫種類很多,厚度、長度、質量、繩子的使用、發貨方式均可以由客戶定製
用途:草苫的用途主要是用於建設農業蔬菜大棚,在冬季保持蔬菜大棚的溫度。 草苫,已成為全國水稻產區和山東、河北、山西、甘肅、內蒙古等省的公路上的亮麗風景線。位於山東省嘉祥縣金屯鎮9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機器生產。 該村充分利用當地的水稻秸稈優勢,變廢為寶,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該地區為優質水稻產地,當地農民原來只是將稻草作為燃料,但是現在,由於草製品加工的蓬勃發展,當地的稻草也能賣到一個較好的價格,2012年的稻草價格已經超過1元每公斤,給當地農民帶來很大的經濟利潤。由於草苫子加工需要大量的工人,因此也就解決了很多農民的就業問題。由於草苫子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於是在2000年前後,產業鏈開始向山東微山縣,魚台縣產業轉移。因此山東濟寧的草製品的加工較為發達,由於草苫子的科技含量比較低,聲場量比較大利潤壓縮的比較低,因此現在的草苫子的加工多是大規模集團生產,幫助運輸的全方面服務。草製品加工者往往進行產業鏈合,互補有無,大規模生產
草苫編製作用: 一.農民增收:光稻草一項就可使每畝地增收300元,每人增收500元,草編人員草編工人一天能收入80--120餘元。一年下來,每人增收8000—12000元。 二.充分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山東省嘉祥縣 2012有草苫子加工場300餘家,全縣草編業產值完成8000萬元,創利潤400萬元。從事草編業的農戶人均純收入在13000元左右。操作工人達3000人,可直接安排勞動力3300人,加上運輸、設備銷售、服務等,可帶動5000人的就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 三.環保:農民合作開新路,田間稻草廢變寶。過去收完稻子,稻草大多被燒掉了,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污染環境 四. 生態經濟:水稻—稻草---草簾----蔬菜大棚,現在的水稻主產區已經向著多元化道路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