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頌

茶頌

《茶頌》是一部揭秘普洱茶與雪域西藏神秘往事的三十二集電視連續劇。這部由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與雲南省普洱市委市政府、大理州委州政府及普洱市錦輝集團公司聯合攝製的民族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雲南各族人民用茶葉支援西藏抵禦外辱的歷史故事,歌頌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團結互助、共守疆土的民族精神。該劇於2012年4月10日上午在雲南普洱景邁山開機拍攝。於2013年10月15日登入央視8套晚7點檔黃金時間,四集聯播。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十九世紀中國,英帝國主義企圖以鴉片易茶貿易分裂西藏,英國茶葉公司為占領西藏市場更是不惜挑起流血事件。當朝清朝政府腐敗無能,以慈禧太后為主的腐朽勢力更是暗中指使雲貴總督巴圖魯(陳逸恆飾)破壞雲南邊茶進藏企圖將西藏茶葉市場拱手相讓。在這生死存亡關頭,思茅同知、普洱知府段子苴(羅剛飾)挺身而出,化解民族隔閡與紛爭,為捍衛邊茶貿易與巴圖魯及其兒子巴雅爾鬥智鬥勇。他聯合普洱勐撒宣撫司掌印夫人南波婭(王力可飾)及世代以邊茶貿易為生的普洱茶山百姓,在戀人世仇巴圖魯女兒烏雲珠幫助下衝破重重阻撓,將西藏急需的五萬擔茶葉送到雪域高原,徹底粉碎分裂陰謀,重振邊茶進藏貿易。西藏大德高僧阿克丹珠為感茶葉惠澤在祈禱大法會上專做《茶頌》流傳於世。
劇中,楊紫彤所飾演的滿族格格“烏雲珠”,容貌嬌美,個性俏皮可愛,雖從小養尊處優生於官宦之家,卻是非常純真善良、懂事明理。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寧願違背父親的命令也要力挺自己心中的正義。

分集劇情

相關資料
該劇講述19世紀末西南茶馬御史——雲南大理白族世家第37代孫段子苴,在統領西南茶政期間,愛國憂民,勵精圖治,用普洱茶為主的中國名茶打敗東印度公司對茶葉的壟斷,團結少數民族首領,以雲南大理和普洱六大茶山為基地,聯合中華各路茶商,讓中國茶葉享譽世界的故事。全劇通過西南茶馬御史段子苴父子大起大落的命運,折射出西南少數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氣節,再現了茶文化源遠流長、恢宏博大的歷史。
分集劇情
第一集光緒皇帝親政,頤和園舉辦盛大茶宴,宴請滿朝文武和各國公使以示慶賀。青年段子苴和將他撫養長大的舅舅錢春陽隨同英國商船來到紫禁城,段子苴助皇宮膳茶司的秦公公開啟百年普洱茶南詔寶紅。正在段子苴要當庭面奏皇帝、詢問曾被治死罪的父親的下落時,戶部侍郎陳敬攔住段子苴,告訴他父親並沒有死的驚天秘密……雲南邊陲,掌管普洱茶山的勐撒宣撫司金碧輝煌,傣王宮之主是已故傣王之妻、掌印夫人南波婭,她也正在忍受著內外交困,雖不想反抗朝廷,卻無奈署理雲貴總督巴圖魯的兒子巴雅爾帶著官兵正準備與其一戰。
第二集段子苴重新回到他的生長之地雲南,與他同行的是懷著商業利益之心的哈里和英國植物學家托馬斯博士。正在眾人勸阻段子苴離開的時候,段子苴遇到了自己的童年摯友、南波婭的哥哥艾拉,得知已故傣王的弟弟刀昆罕也正在逼南波婭交出大權,情況十分危急。第三集巴圖魯到大理傳達聖旨,讓一直在石寶山石窟戴罪服刑的段壽蒼再次接任西南茶政史。段壽蒼感激皇上對西南茶市的聖恩,無奈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第四集段子苴拒不為官,準備一逃了之。大理洱海岸邊,正在段子苴無船而渡的時刻,丹珠喇嘛劃著名一葉小舟接上了他。段子苴以虔誠之心讓巴圖魯相信他是真心為官,去往普洱救民於水火……
第五集段子苴由於沒有政治經驗,被土司頭人關進大牢。夜色中,南波婭與段子苴單獨相見。在南波婭的幫助下,段子苴重新站到各位頭人面前,當他說出自己是段壽蒼之子時,土司頭人們終於相信了他是自己人。與此同時,巴雅爾暗中抓住了南波婭的兒子溫薩,準備要挾南波婭……
第六集眼見巴雅爾以燒死小王子相逼,一場血戰難以避免,段子苴說服洋人一起遏制了巴雅爾的陰謀。巴雅爾無奈只有放棄武力,和南波婭相約在茶魂樹下和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心想挑起戰爭趁勢奪取宣撫司大權的刀昆罕,偷偷綁走托馬斯等洋人科考隊,欲挑起新的戰爭。
第七集段子苴建議南波婭按勐撒古禮與刀昆罕擺道理以服眾人之心,但是喪心病狂的刀昆罕串通女巫以妖術嫁禍南波婭發動政變,控制了勐撒的局勢,段子苴和南波婭被捆綁在千年大茶樹下,命懸一線。
第八集艾拉帶人抓住用巫術陷害南波婭的女巫,段子苴和南波婭親入兵營說服還被假象所迷惑的勐撒士兵,一連串的行動使得南波婭再次奪回大權。皇上下詔升任段子苴為普洱知府,恢復普洱茶生產,重振邊茶。
第九集在段子苴的帶領下,托馬斯翻越茶山,進入原始森林,發現了有兩千多年樹齡的野生古茶樹——中花木蘭,加上他之前在茶祖洞找到的寬葉木蘭化石,托馬斯認定世界茶葉的起源地就是中國雲南。巴圖魯接到升任段子苴為普洱知府的聖旨,同時他也察覺到女兒烏雲珠對段子苴的愛慕之情
第十集在皇上的鼓勵下,段子苴鼓足勇氣決定要辦成一次讓普通茶民都受益的貢茶大賽。他讓茶山各族茶民踴躍參加貢茶大賽,獲勝者取得貢茶資格,隨他一同進京上貢。巴雅爾曾任普洱知府時一直與陝西大茶商秦貴勾結在一起,利用普洱茶打通後宮之路,直接上貢老佛爺,企圖開闢皇家茶園,用自己的茶莊壟斷普洱茶。
第十一集貢茶大賽深得民心,卻得不到上層官僚支持,巴圖魯派女兒烏雲珠擔任總督特使來到茶山,眾人傳說這是為了罷免段子苴,可烏雲珠卻當眾違背父親和哥哥之命,假傳總督令,命段子苴即日開辦貢茶大賽。此令一出,眾人譁然,段子苴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烏雲珠已然走遠……
第十二集巴圖魯得知烏雲珠假傳政令支持貢茶大賽,責罰了自己的女兒,對於自己的兒子和姦商勾結一事更是狠狠教訓了巴雅爾一頓。貢茶大賽開始正式報名,各商家都十分踴躍,段子苴不停忙碌,可是一個人的參加卻讓他手足無措,此人正是他的親舅舅錢春陽。
第十三集貢茶大賽引起朝廷內外的矚目,慈禧特意派出膳茶太監秦公公親往普洱督辦。秦公公愛惜段子苴的才華和茶藝,與其結為忘年之交。秦貴特意請來號稱天下第一點茶師的汪明泉來助陣,沒想到他的親叔叔秦公公卻警告他不要搞歪門邪道。秦貴暗生毒計,唆使錢春陽在艾拉泡的茶中下毒,毒倒了烏龍茶主奚老太爺。貢茶大賽未正式開始,烏龍茶主昏迷不醒,艾拉被打入大牢。
第十四集巴雅爾命令總兵隆布調集士兵準備與南波婭開戰,段子苴向南波婭允諾三日之內查清真相釋放艾拉。在眾人的努力下,奚老太爺睜開雙眼,據他所說,兇手是段子苴的舅舅錢春陽。
第十五集事實已經查清,但是倔強的艾拉直言如果不把真兇帶到他面前,便拒不出獄。三日已到,城外的南波婭和頭人未見艾拉,馬上就要下令攻城,這下急壞了段子苴。正當普洱城馬上就要燃起戰火的時候,段子苴帶著倔強的艾拉親手抓住了舅舅錢春陽。
第十六集一場無法逃避的審判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錢春陽一口咬定都是自己所為,這讓段子苴無力回天,秉公將錢春陽打入大牢。勐撒宣撫司里的頭人們經歷了這些變故後,不再信任段子苴。為了挽回茶山土司頭人參加貢茶大賽的信心,秦公公決定和段子苴親赴勐撒宣撫司安慰眾人……第十七集在普洱官茶局主事邁雅的宣布下,貢茶大賽開始,經過兩天兩夜激烈的比賽,艾拉與汪明泉進入比賽的最後環節。然而就在最緊要的關頭,汪明泉由於深受重壓而屢屢出錯,艾拉卻用百年古茶蒲滿金開湯啟茶泡出色如寶石紅色的上品普洱茶,成為貢茶大賽的最終勝者。
第十八集秦貴密令刀昆罕潛入牢中殺死錢春陽,危急關頭,段子苴的隨從塞納救了錢春陽的命,可錢春陽卻執迷不悟,繼續被秦貴所矇騙,鬼迷心竅地同意幫助秦貴搞垮段子苴。錢春陽被隆布秘密押送到昆明總督府,當面向巴圖魯指認指使他下毒的幕後黑手是段子苴,段子苴因此被捕。
第十九集錢春陽雖一時被仇恨沖昏了頭腦,卻並不想段子苴為此丟掉性命。聽到巴圖魯的威嚇,錢春陽也搖擺起來,巴雅爾欲掩蓋自己的罪過,再次決定對錢春陽下毒手,危急時刻,巴圖魯出現在巴雅爾面前。
第二十集皇宮再傳聖旨,擢升段子苴為西南茶政史統領滇川茶事。段子苴剛剛上任西南茶政史,西南茶事再起紛爭,巴圖魯讓段子苴籌集五萬擔邊茶交給西藏代表。
第二十一集段子苴雖然想盡辦法打擊囤茶的奸商,但是只能籌到兩千擔茶葉,眼看西藏運茶馬幫就要到大理,南波婭表示願意幫助他籌集邊茶,但她要求段子苴請求朝廷正式冊封她為女宣撫使,段子苴無奈中只有應允。段子苴帶著辛苦籌來的五萬擔邊茶與西藏代表在大理相見,解了邊茶之危。此時突然傳來訊息,邊茶大庫被盜一空,五萬擔邊茶一夜之間不見蹤影……
第二十二集巴圖魯聽說邊茶大庫被盜之後的態度讓段子苴迷惑,巴圖魯只是問罪於段子苴,可是並不打算追究下去,並拒絕了段子苴封鎖雲南各關卡嚴查茶葉的要求。巴圖魯冰冷的拒絕讓段子苴近乎絕望,此時烏雲珠站了出來,懇請父親幫助段子苴,並下跪給父親磕頭。直到烏雲珠頭上流下鮮血,巴圖魯才無奈下達總督令,封關追查被盜邊茶。

精彩看點

由景宜編劇,王文杰執導,王力可、羅鋼、劉金山、陳逸恆等實力演員主演的民族史詩巨製《茶頌》將於今晚(10月15日)登入央視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全國首播。劇中以恢弘大氣的胸懷闊筆書寫了滄桑百年的茶政歷史,也展現了我國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文化。而《茶頌》中一波三折、盪氣迴腸的虐心愛情也在張千一譜寫的主題曲《茶樹的恩情》動人鏇律中,視覺、聽覺、嗅覺“三味歸一”讓人流連忘返。茶政風雲、民族風情、虐心戀情、三味歸一也成為該劇最奪人眼球的四大看點。
春華秋實追溯茶政風雲
冥冥中自有天意,《茶頌》拍攝時正值雲南采春茶時節,而今該劇登入央八黃金強檔,又值秋茶已成,歲月流金中,《茶頌》經歷“春華秋實”的洗禮隆重登場,為奉茶為國飲的中國人,追溯一段波瀾壯闊的茶政風雲。《茶頌》中展現的是清朝末年邊茶政治下,以西南茶政史段子苴(羅鋼飾)的邊茶危機為主線,全景呈現了普洱茶的魅力和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以茶抗敵的壯麗史詩。劇中,白族青年段子苴因大愛大恨被迫走上中國茶政舞台,以對茶祖之國的忠誠和為民謀利的真情,聯手勐撒宣撫司掌印夫人南波婭(王力可飾)為首的茶山人民,改革茶政、倡導科學,為支援西藏百萬蒼生能得茶飲,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覆巢之下無完卵,在清政府大廈將傾的時代,正是有了段子苴這樣的“頂樑柱”,茶祖之國的茶文化才不至於斷絕,而《茶頌》,就是對茶中英魂唱響的崇高讚歌。
高端大氣具象“最炫民族風”
《茶頌》中不僅有波瀾壯闊的邊茶鬥爭,更有令人炫目的多民族風情。不同於以往電視劇表現單一民族,《茶頌》融合了傣族、藏族、白族、彝族、納西族、滿族、布朗族、哈尼族等多民族元素。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茶頌》中西南邊陲視茶如命的少數民族百姓,在“女茶王”南波婭的帶領下,共抗強權與壓迫,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最炫民族風”。《茶頌》中茶山、茶樹、民居、服飾、大象,這些少數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也將少數民族的形象,在觀眾的心中具象化,也將帶給觀眾一段多姿多彩的奇幻旅程。
盪氣迴腸上演虐心戀情
英雄伴紅顏,有大情懷的《茶頌》也有著兒女情長的糾葛。劇中,段子苴和烏雲珠(楊紫彤飾)邂逅溪水邊,因茶相識相知。出身名門的烏雲珠將名貴的貢茶“大紅袍”用煮老的水沖泡,段子苴直言沖泡烏龍茶和大紅袍相比曲線女性喜歡的泡沖功夫更會精益求精,水沸如魚眼最好,水煮多了味就重了。就在品茶論道間,二人的情緣由此生髮。除烏雲珠外,段子苴和勐撒宣撫司掌印夫人南波婭也有著一場刻骨銘心的情緣。幸福都相同,但不幸卻有各自的不同。劇中同樣守寡的女人還有一位“老佛爺”——編劇景宜飾演的慈禧太后。人們印象中的慈禧,陰險、狡詐、毒辣,而景宜飾演的慈禧太后,卻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饕餮盛宴視聽嗅“三味歸一”
盪氣迴腸的亂世奇緣、波瀾壯闊的茶政風雲、十萬大山中瑰麗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茶頌》為觀眾呈現視覺盛宴的同時,以茶為魂、以茶溯史,處處瀰漫的茶之清香,也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嗅覺。不僅如此,由景宜作詞,創作了《青藏高原》、《嫂子頌》、《在那東山頂上》等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張千一譜曲的《茶頌》主題曲《茶樹的恩情》,也在深情眷戀中為觀眾奉上了一道聽覺大餐。“天上有棵大樹願意在地上生長,大風吹落了樹葉變成了小伙子和姑娘,阿咪車,阿咪車,姑娘和小伙子成了一家人,從此大地飄滿茶香……”看茶史、聞茶香、聽茶歌,“三味歸一”的史詩巨製《茶頌》,也將在碩果纍纍的金秋時節,為觀眾奉獻一道文化盛宴。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幕後花絮

電視劇《茶頌》的拍攝場景充滿著濃濃的雲南風情,該片將把崢嶸的群山、浪漫的山花、優美的茶歌、醉人的雲海全部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觀眾還將通過該劇,領略悠久豐富的茶文化。生活中,一真也對茶文化非常喜愛,對普洱茶更是頗有研究。此次加盟《茶頌》,一真表示雖然自己飾演的巴雅爾是該劇中的反面人物,戲中做了不少壞事,但仍不妨礙他享受拍戲的過程,甚至稱:“這是一部值得細細欣賞的作品”。
男一號為這部戲第一次剃光頭
作為劇中男主演,羅剛擔綱男一號西南茶政史段子苴,談起這部片子時,羅剛坦言這是一部傳播中國和諧思想的茶文化大片。在劇中,羅剛飾演的角色,因大愛大恨被迫走上中國茶政舞台,他以對事業的忠誠和為民謀利的真情,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並捲入嚴峻的情感與政治漩渦中……
為了劇中角色,羅剛第一次剃了光頭,羅剛說:“拿到劇本的時候我真的就愛上了劇中角色,因為我有著二十多年的茶齡,茶對於每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我可以說對茶葉有著很深的感情了。”在羅剛看來,劇中人物個性鮮明,台詞上也跟以往不同,很多台詞都彰顯著一種文化氣息,是一種對傳統的全新的認知

電視劇影響

2013年十月,普洱茶區正在熱火朝天的收購秋茶,而更讓人關注的是一部歷史大劇,《茶頌》在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這是一部講述清末雲南各少數民族抵制英國侵略者紅茶進藏的故事。在宏偉的歷史背景下,講述六大茶山與普洱茶的故事。如果以前古樹茶在多數人心中只是古茶樹製成的普洱茶,那么再看完這部電視劇後,任何一位觀眾都會對古樹茶的村寨、製作、工藝、留下深刻的印象。該劇歷時7年創作,全景展示了中國的茶歷史、茶文化、茶傳奇、茶經濟,堪稱中國首部茶文化大片。
《茶頌》就是一部普洱茶
《茶頌》以普洱茶和英國紅茶的博弈為主線,講述了中國茶文化的百年風雲。為了原汁原味展現茶魅力,該劇在雲南多個原始茶山取景,普洱歷史上的重要茶產區——景邁山便是其中之一。據了解,這些原始茶山上生長著千年古茶樹,比如普洱鎮沅千家寨就有一棵古茶王樹,樹齡長達2700年。另外,《茶頌》還斥資原地搭建實景,逼真再現了800年前的普洱古茶坊等建築,這在中國影視建築史上都實為罕見。電視劇《茶頌》的拍攝場景充滿著濃濃的雲南風情,該片將把崢嶸的群山、浪漫的山花、優美的茶歌、醉人的雲海全部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觀眾還將通過該劇,領略悠久豐富的茶文化,對普洱茶更是頗有研究。
《茶頌》劇如其名,不僅完整展現了普洱茶採茶、曬茶、晾茶、炒茶、壓茶、制茶等傳統工序,科普價值也尤為凸顯。第一集中,皇宮膳茶坊承辦萬國茶宴,貢幾道茶,上幾道水,什麼茶用什麼水沏,都很講究——“千年古茶”南詔寶紅的開啟需要一套嚴格的程式;春季烏龍茶要溪水沏泡才茶葉清香;茶有岩韻,“水老了”就沖不出,這些關於茶的文化會讓觀眾大開眼界。《茶頌》展示了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恢弘歷史和少數民族對中華文化的重大貢獻。首次向觀眾展現鮮為人知的“萬國茶宴”、“貢茶大典”、“貢茶大賽”,和中國歷史上“以茶治邊”的民族政策和邊茶政治,揭秘茶葉起源於中國的神秘往事。
《茶頌》解讀普洱新含義
《茶頌》導演王文杰曾說過:“全中國十幾億人,不敢說都愛喝茶,最起碼都喝過茶。”不僅是中國人愛喝茶,放眼世界,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就是這樣一種“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茶葉,在《茶頌》中,卻是關乎人命、關乎榮辱、關乎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定的重要物資。《茶頌》以全新視角,為觀眾解析了普洱茶對民族、對時代的重要意義。
茶比金貴,《茶頌》中的紛爭皆因茶而起。大清王朝的日漸腐朽衰弱,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統治者卻不思進取,更為時代蒙上了一層昏暗的陰影。為了購買軍艦大炮,統治者將茶運給俄國;為了滿足統治階級腐朽生活,他們勒令“貢茶”;為了討好帝國主義,他們與英國茶商狼狽為奸打壓少數民族茶商,阻止西南向西藏供應茶葉……《茶頌》中所展現的邊茶往事,也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而作為當時重要物資的普洱茶,也被該劇賦予了新的含義,茶已不再是一種商品,生活物資,更是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尊嚴與血性。同時對於普洱茶對於歷史的貢獻有了更高的評價,讓觀眾對於普洱茶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了解了普洱茶的製作工藝和科普茶知識,對於普洱茶市場發展無疑有了重大的推廣效益。
普洱茶借力正當時
在《茶頌》中,對茶文化和生產細緻的表達出來,讓觀眾了解到,野生茶是有毒的,野生茶是不能吃,如要食用,必須經過‘馴化’和‘放養’。這無疑對市場上大打野生茶概念的企業形成了致命的打擊。在電視劇中也讓觀眾真切的了解到普洱古樹茶的生存環境,對於為什麼普洱茶那么的生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片中女主人公一句經典的台詞:“讓他(清政府派到雲南的太監總管)知道,這天下最好的普洱茶是出自我們漫撒(易武)各土司家的。可以預見,此片講會把古樹普洱茶推到一個新的高峰,其中又以易武古樹茶為最。盤點當今的易武古樹茶,早期茶有大益的易武正山野生茶。中期有福元號易武千秋系列。以及當下比較熱門的兩昌一皓各自的易武系列,相信在未來的市場中都會有不錯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