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星天牛

茶樹星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別名白星天牛、銀星天牛、桔根天牛、花牯牛、盤根蟲等。

基本信息

茶樹星天牛茶樹星天牛
學名

寄主

大豆柑桔無花果枇杷蘋果櫻桃核桃等。

為害特點

成蟲啃食枝條嫩皮,食葉成缺刻;幼蟲蛀食樹幹和主根,於皮下食數月後蛀入木質部,並向外蛀1通氣排糞孔,推出部分糞屑,削弱樹勢,於皮下蛀食環繞樹幹後常使整株枯死。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9—39mm,漆黑有光澤。觸角絲狀11節,第3—11各節基半部有淡藍色毛環。前胸背板中央有3個瘤突,側刺突粗壯。鞘翅基部密布顆粒,翅表面有排列不規則的白毛斑20餘個。小盾片和足跗節淡青色。卵長橢圓形,長5—6mm,初乳白後黃褐色。幼蟲體長45—67mm,淡黃白色。頭黃褐色,上顎黑色;前胸背板前方左右各具l黃褐色飛鳥形斑紋,後方有1黃褐色“凸”字形大斑略隆起;胸足退化;中胸腹面、後胸和1—7腹節背、腹面均有長圓形步泡突。蛹長30mm,初乳白後黑褐色。

生活習性

南方年生1代,北方2年l代,均以幼蟲於隧道內越冬。翌春在隧道內做蛹室化蛹,蛹期18—45天。4月下旬至8月為羽化期,5—6月為盛期。羽化後經數日才咬羽化孔出樹,成蟲白天活動,交配後10—15天開始產卵。卵產在主幹上,以距地面3—6cm內較多,產卵前先咬破樹皮呈“L”或“上”形傷口達木質部,產1粒卵於傷口皮下,表面隆起且濕潤有泡沫,5—8月為產卵期,6月最盛。每雌可產卵70餘粒,卵期9—15天。孵化後蛀入皮下,多於乾基部、根頸處迂迴蛀食,糞屑積於隧道內,數月後方蛀入木質部,並向外蛀1通氣排糞孔,排出糞屑堆積乾基部,隧道內亦充滿糞屑,幼蟲為害至11一12月陸續越冬。2年l代者第3年春化蛹。

防治方法

(1)捕殺成蟲,刺殺卵和初孵幼蟲。(2)毒殺幼蟲 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50倍液塗抹產卵痕,毒殺初齡幼蟲;高齡幼蟲可用細鐵絲鉤從通氣排糞孔鉤出糞屑,然後塞入l一2個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10—50倍液浸過的藥棉球或注入80%敵敵畏乳油500一600倍液、塞入磷化鋁片半片,施藥後用濕泥封口,有較好效果。(3)把樹幹距地面1m範圍內塗白,阻止成蟲產卵有一定效果。(4)試用注乾法。具體做法參見桑樹害蟲一桑天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