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紋繡

茱萸紋繡

茱萸紋繡,是西漢刺繡珍品,於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萸紋繡,西漢刺繡珍品。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圖)茱萸文繡茱萸文繡

配圖

(圖)茱萸紋繡絹茱萸紋繡絹

簡介

西漢絹地茱萸紋繡,長35.5厘米,寬34厘米。

在棕黃菱紋羅地上,用深絳色、淺絳色繡線繡出茱萸紋和卷草紋等花紋。茱萸紋成行成列排布在菱紋羅上的菱形中間,空隙里繡有卷草紋和雲紋等纖細的連理繡跡。針法是鎖雲紋等纖細的連1111繡跡。

針法是鎖繡法,茱萸紋卷渦用多列鎖繡,而卷草、雲紋均是單列鎖繡。在兩漢時,茱萸紋寓意去惡消災,長生不老,是植物紋樣較早用作寓意紋樣的開始。至南北朝時,茱萸紋作為有名的“十樣錦”紋飾,生產“大茱萸”、“小茱萸”等名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